半农半医教材  第一年用、试行本

半农半医教材 第一年用、试行本

年份: 1967

作者: 河北省天津专员公署卫生局编

出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页数: 337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第一篇 人体的基本构造
-- 第一章 骨骼
-- 第二章 肌肉
-- 第三章 血管
-- 第四章 脑和神经
第二篇 卫生基本知识
-- 第一章 除四害、讲卫生、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 第一节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伟大意义
-- 一、怎样消灭老鼠
-- 第二节 除四害
-- 二、怎样消灭臭虫
-- 三、怎样消灭苍蝇
-- 四、怎样消灭蚊子
-- 第二章 饮水卫生
-- 第一节 饮水和健康的关系
-- 第二节 水源的分类和保护
-- 第三节 北方农村的几种水井
-- 第四节 饮水消毒
-- 第一节 粪肥发酵处理的意义
-- 第三章 粪便统一管理和混合发酵处理
-- 第二节 粪肥统一管理
-- 一、粪肥统一管理办法
-- 二、堆肥发酵处理
-- 第四章 饮食卫生
-- 第一节 注意吃喝卫生
-- 第二节 预防食物中毒
-- 第一节 农药中毒
-- 一、有机磷农药(1605,1059)中毒
-- 第五章 农业劳动卫生
-- 二、有机磷农药(1605,1059)的安全使用
-- 三、砷中毒
-- 第二节 田间中暑
-- 第三节 农村妇女劳动保护
-- 第四节 触电
第三篇 常见疾病的针灸疗法
-- 第一章 针灸治疗的作用及方法
-- 第一节 针灸治疗的作用
-- 第二节 取穴方法
-- 第五节 艾卷灸法
-- 第三节 消毒方法
-- 第四节 进针和出针手法
-- 第二章 针灸禁忌证和晕针
-- 第一节 针灸禁忌证
-- 第二节 晕针
-- 第三章 常见疾病的针灸治疗
-- 第一节 头痛头晕
-- 第二节 咽痛发眼
-- 第三节 牙痛面痛
-- 第四节 落枕漏肩
-- 第五节 腰背痛
-- 第六节 腿膝肿痛
-- 第七节 感冒
-- 第八节 呕吐喘促
-- 第九节 胁肋刺痛
-- 第十节 胃痛、腹痛、便燥、泻痢
-- 第十一节 结奶缺奶
-- 第十二节 崩漏
-- 第十三节 经闭
-- 第十五节 阴挺(子宫下脱)
-- 第十四节 痛经
-- 第十六节 小儿抽风
-- 第十七节 小儿疳积
-- 第十八节 急性腹痛
-- 第十九节 疟疾
-- 第二十节 昏厥
-- 第二十三节 遗尿
-- 第四章 拔罐子
-- 第二十二节 吐泻
-- 第二十一节 中暑
-- 第一节 火罐的种类
-- 第二节 拔火罐的方法
-- 第三节 拔火罐的注意事项
-- 第四节 拔火罐的适应证
-- 第五节 拔火罐的禁忌证
第四篇 物理检查
-- 第一章 问诊
-- 第二节 一般检查
-- 第一节 检查方法
-- 第二章 体格检查
-- 第三节 全身检查
第五篇 常见内科疾病
-- 第一章 呼吸系统疾病
-- 第一节 解剖生理概要
-- 第二节 急性支气管炎
-- 第三节 慢性支气管炎
-- 第四节 支气管哮喘症
-- 第五节 肺炎
-- 一、大叶性肺炎
-- 二、支气管肺炎(小叶性肺炎)
-- 第六节 肺结核
-- 第二章 循环系统疾病
-- 第一节 解剖生理概要
-- 第二节 风湿热
-- 第三节 活动期风湿性心脏炎
-- 第四节 非活动期风湿性心瓣膜病
-- 第五节 心力衰竭
-- 第七节 高血压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
-- 第六节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 第三章 泌尿系统疾病
-- 第一节 解剖生理概要
-- 第二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 第三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
-- 第四节 泌尿系感染
-- 第四章 消化系统疾病
-- 第一节 解剖生理概要
-- 第二节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 第三节 急性胃肠炎
-- 第四节 小儿消化不良
-- 第五节 肠蛔虫病
-- 第六节 胆道蛔虫病
-- 第七节 蛲虫病
-- 第八节 钩虫病
-- 第五章 血液系统疾病
--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 第二节 贫血
-- 第二节 坏血病
-- 第一节 夜盲症
-- 第六章 营养不良性疾病
-- 第三节 佝偻病
-- 第七章 地方性疾病(单纯性甲状腺肿)
-- 第八章 神经精神系疾病
-- 第一节 癔病(歇斯底里)
-- 第二节 癫痫(羊角风)
-- 第九章 急性中毒和其它
-- 第一节 急性中毒的处理原则
-- 第二节 一氧化碳中毒(煤气中毒)
-- 第三节 游泳卫生与溺水急救
-- 第十章 简易医疗操作技术
-- 第一节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检查法
-- 第二节 注射法
-- 第三节 洗胃法
-- 第四节 灌肠法
-- 第五节 人工呼吸法
第六篇 常见传染病
-- 第一章 传染病防治基本知识
-- 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的条件
-- 第三节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 第二节 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影响
-- 第二章 肠道传染病的防治
-- 第一节 伤寒
-- 第二节 细菌性痢疾
-- 第三节 传染性肝炎
-- 第四节 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
-- 第五节 副霍乱
-- 第三章 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
-- 第一节 麻疹
-- 第二节 百日咳
-- 第三节 普通感冒
-- 第四节 流行性感冒
-- 第五节 白喉
-- 第六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第七节 流行性腮腺炎
-- 第四章 血液传染病
-- 第一节 疟疾
-- 第二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 第一节 疖
第七篇 常见外科疾病
-- 第一章 外科感染
-- 第二节 痈
-- 第三节 蜂窝织炎
-- 第四节 指头炎(瘭疽)
-- 第五节 急性乳腺炎
-- 第六节 淋巴管炎
-- 第七节 败血症与脓毒败血症
-- 第八节 破伤风
-- 第一节 皮肤的基本结构和生理作用
-- 第二章 皮肤病
-- 第二节 脓疱病
-- 第三节 湿疹
-- 第四节 水田皮炎
-- 一、尾蚴皮炎
-- 二、浸渍糜烂型皮炎
-- 第五节 荨麻疹
-- 第六节 带状疱疹
-- 第七节 鸡眼
-- 第一节 损伤性休克
-- 第三章 损伤
-- 第二节 闭合性损伤
-- 一、挫伤
-- 二、扭伤
-- 第三节 开放性损伤
-- 第四节 烧伤和冻伤
-- 一、烧伤(包括烫伤)
-- 二、冻伤
-- 一、蛇咬伤
-- 第五节 蛇咬伤和昆虫螯伤
-- 二、昆虫咬伤和螯伤
-- 第四章 骨折与脱位
-- 第一节 骨折
-- 第二节 脱位
-- 第五章 常见外科急腹症及其他
-- 第一节 急性阑尾炎
-- 第二节 肠梗阻
-- 第三节 胃和十二指肠穿孔
-- 第四节 腹股沟疝
-- 第五节 痔
-- 第六节 肛门裂
-- 第七节 肛门瘘
-- 第六章 外科基本技术
-- 第一节 外科出诊箱和换药室
-- 第二节 怎样进行消毒
-- 第三节 伤口换药
-- 第四节 局部麻醉法
-- 第五节 清创术
-- 第六节 皮下脓肿切开术
-- 第七节 封闭疗法
-- 第七章 眼病
-- 第一节 眼的简单结构
-- 第二节 麦粒肿
-- 第三节 霰粒肿
-- 第四节 睑绿炎
-- 第五节 急性结膜炎
-- 第六节 沙眼
-- 第一节 解剖概要
-- 第八章 耳鼻咽喉口腔病
-- 第二节 急性鼻炎
-- 第三节 鼻出血
-- 第四节 急性扁桃体炎
-- 第五节 龋齿
-- 第六节 鹅口疮
-- 第七节 外耳道异物
-- 第八节 急性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 第一章 学习三防(原子、化学、细菌)和战伤救护的意义
第八篇 三防和战伤救护
-- 第二章 一般防空常识
-- 第一节 防空警报
-- 第二节 交通和灯火管制
-- 第三节 疏散、隐蔽、伪装
-- 第四节 几种防空掩体
-- 第三章 原子武器及其防护
-- 第一节 什么是原子武器
-- 第二节 原子弹的杀伤破坏作用和防护方法
-- 第一节 什么是化学武器
-- 第二节 人是怎样中毒的
-- 第四章 化学武器及其防护
-- 第三节 毒剂的分类
-- 第四节 化学武器的防护
-- 第五章 细菌武器及其防护
-- 第一节 什么是细菌武器
-- 第二节 细菌战剂侵入人体的途径
-- 第三节 细菌战剂的防护
-- 第六章 战伤救护
-- 第一节 搜寻伤员
-- 第二节 接近伤员的方法
-- 第三节 止血
-- 第四节 包扎
-- 第五节 骨折固定
-- 第六节 人工呼吸
-- 第七节 几种战伤的急救
-- 第八节 搬运伤员
-- 一、战斗和空袭后搬运伤员
-- 二、战斗和空袭中搬运伤员
-- 第一节 生殖器解剖概要
-- 第一章 女性生殖器解剖及生理概要
第九篇 一般产科知识及常见妇科疾病
-- 第二节 月经的生理和经期卫生
-- 第二章 妊娠生理及诊断
-- 第一节 妊娠生理
-- 第二节 妊娠诊断
-- 第三章 孕期检查
-- 第一节 一般检查
-- 第二节 胎位检查
-- 第一节 分娩的经过
-- 第四章 正常分娩
-- 第二节 家庭接生
-- 第五章 妊娠期出血及其它
-- 第一节 流产和早产
-- 第二节 前置胎盘和胎盘早期剥离
-- 一、前置胎盘
-- 二、胎盘早期剥离
-- 第三节 子宫外孕
-- 第四节 妊娠中毒症
-- 第六节 产褥感染
-- 第五节 产后出血
-- 第六章 常见妇科疾病
-- 第一节 白带
-- 第二节 痛经
-- 第三节 滴虫性阴道炎
-- 第四节 子宫颈炎
-- 第五节 子宫脱垂
-- 第七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计划生育的意义
-- 一、晚婚
-- 第二节 计划生育的办法
-- 二、避孕
-- 第三节 吸引人工流产
-- 第四节 结扎术
-- 一、输精管结扎术
-- 二、输卵管结扎术
第十篇 常用药物
-- 第一章 内科常用药
-- 第一节 解热止痛药
-- 一、磺胺与呋喃类
-- 第二节 镇静、催眠药
-- 第三节 抗菌消炎药
-- 二、抗菌素类
-- 第四节 制酸及助消化药
-- 第五节 缓泻药
-- 第六节 强心药与止咳祛痰药
-- 一、强心药
-- 二、止咳、止喘、祛痰类药
-- 第七节 抗疟药
-- 第九节 驱虫药
-- 第八节 抗结核药
-- 第十节 滋补营养药
-- 第十一节 常用解毒药
-- 第十二节 其它常用药
-- 第二章 常用外用药
-- 第三章 常用中药成药
-- 第四章 一般用药知识
-- 第一节 开药方注意点
-- 第二节 老幼剂量计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