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设计  下

公路设计 下

年份: 1958

作者: А.К.比鲁利雅著;同济大学道路教研组译

出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数: 331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绪论
-- 第一节 苏联的汽车运输和公路业务
-- 第二节 本课程的定义和内容
第一篇 作为交通线的公路
-- 第一章 公路的类型和等级
---- 第三节 公路和运输工具
---- 第四节 公路网和公路的种类
---- 第五节 公路的技术分类
-- 第二章 公路结构物的一般概念
---- 第六节 作为运输结构物的公路
---- 第七节 公路路线
---- 第八节 公路的基本部份
---- 第九节 公路结构物和桥涵结构物
-- 第三章 公路设计的技术—经济原则
---- 第十节 公路设计的基本原则和任务
---- 第十一节 对公路的经济要求
---- 第十二节 技术-经济设计
-- 第四章 道路技术发展简史
---- 第十三节 资本主义社会前的道路技术
---- 第十四节 资本主义社会的道路技术
---- 第十五节 苏联道路建筑及其技术的发展
---- 第十六节 公路设计科学原理的发展
第二篇 汽车与公路的相互影响和公路结构物基本要素的确定
-- 第五章 汽车在公路上的行驶
---- 第十七节 公路上的车辆
---- 第十八节 汽车行驶的理论基础
---- 第十九节 汽车车轮与公路的粘着力
---- 第二十节 汽车的加速和减速行驶
---- 第二十一节 汽车的制动
---- 第二十二节 汽车列车的行驶
---- 第二十三节 履带式运输机的行驶
-- 第六章 汽车行驶对公路的要求
---- 第二十四节 行车安全及其保证
---- 第二十五节 平面和纵断面上的视距
---- 第二十六节 行车速率和行程时间
---- 第二十七节 公路在汽车燃料消耗方面的经济性
---- 第二十八节 公路的使用指标
---- 第二十九节 公路的通行能量和交通密度
---- 第三十节公 路的通行性
---- 第三十一节 路面的工作能量
-- 第七章 公路平面设计的原理
---- 第三十二节 公路的行车部份
---- 第三十三节 路线在平面上的直线段和曲线段
---- 第三十四节 汽车在曲线上的行驶
---- 第三十五节 曲线半径的选定
---- 第三十六节 超高及其计算
---- 第三十七节 超高的构成
---- 第三十八节 曲线上行车部份的加宽
---- 第三十九节 缓和曲线
---- 第四十节 辐射螺旋曲线及其应用和测设
---- 第四十一节 其他形式的缓和曲线
---- 第四十二节 曲线的衔接
---- 第四十三节 在闭合地区曲线上视距的保证
-- 第八章 纵断面设计的原理
---- 第四十四节 纵断面及对纵断面的要求
---- 第四十五节 纵断面上坡度的选定
---- 第四十六节 纵断面上视距的保证
---- 第四十七节 凸形竖曲线
---- 第四十八节 凹形竖曲线
---- 第四十九节 公路弯道上的纵坡度
---- 第五十节 桥涵结构物上的纵断面
---- 第五十一节 纵断面设计的一般准则
---- 第五十二节 纵断面线和平面线的绘制
-- 第九章 公路的技术标准
---- 第五十三节 公路的技术标准和技术等级
---- 第五十四节 公路设计技术规范
---- 第五十五节 汽车与公路相互影响的科学研究
第三篇 公路设计的自然条件
-- 第十章 自然条件及其规律
---- 第五十六节 影响公路设计的自然条件和公路结构物对自然条件的影响
-- 第十一章 自然条件的特征
---- 第五十七节 气候因素、其特征及其对公路设计的影响
---- 第五十八节 地形及其形式
---- 第五十九节 当地的水—温情况及其对公路的影响
---- 第六十节 为公路目的的苏联分区
---- 第六十一节 区域性公路设计技术规范
中俄名词对照表
第四篇 路基与公路用地
-- 第十二章 路基设计原理
---- 第六十二节 路基的用途与路基作为路面基础的一般要求
---- 第六十三节 作为路基的基础和材料的土壤
---- 第六十四节 路基的水-温情况
---- 第六十五节 路基土壤冬季水份的积聚
-- 第十三章 路基的尺寸与形状
---- 第六十六节 在各种典型状况下路基的结构和横断面
---- 第六十七节 土方体积的确定及土方调配
---- 第六十八节 边沟和取土坑
---- 第六十九节 从路基引出的岔道
-- 第十四章 路基稳定性的保证
---- 第七十节 路基的变形及其原因
---- 第七十一节 保证路基稳定性的方法
---- 第七十二节 路基稳定性的计算
---- 第七十三节 下部为水淹没的路堤的稳定性
---- 第七十四节 山坡上路堤的稳定性
---- 第七十五节 在软弱地基上的路基
-- 第十五章 边坡加固
---- 第七十六节 土工结构物的边坡破坏的原因
---- 第七十七节 用草木加固边坡
---- 第七十八节 用石料加固边坡
---- 第七十九节 应用沥青的边坡护面
---- 第八十节 边坡加固型式的选择
-- 第十六章 公路用地
---- 第八十一节 公路用地上结构物的总布置
---- 第八十二节 备用道及辅助性道路
---- 第八十三节 标志和号志
---- 第八十四节 公路防护设备
-- 第十七章 植树
---- 第八十五节 公路植树的意义及分类
---- 第八十六节 公路植树的一般设计原则
第五篇 路面
-- 第十八章 路面设计原理
---- 第八十七节 路面的用途及对路面的要求
---- 第八十八节 路面结构
---- 第八十九节 车轮与路面的相互影响及设计荷载
---- 第九十节 柔性路面的强度理论
---- 第九十一节 柔性路面厚度的计算方法
-- 第十九章 路面结构
---- 第九十二节 路面与路基的综合设计
---- 第九十三节 路面与路基的稳定水—温情况的保证
---- 第九十四节 用各种不同材料设计路面结构层
---- 第九十五节 刚性路面的结构和计算方法
---- 第九十六节 路面的技术经济评价
---- 第九十七节 路面的科学研究
第六篇 排水
-- 第二十章 地面水的排除
---- 第九十八节 流向公路的水源与排水任务
---- 第九十九节 人工渠道的构造和计算
---- 第一百节 侧沟(边沟)
---- 第一百零一节 截水沟
---- 第一百零二节 泄水沟
---- 第一百零三节 取土坑和蒸发池
---- 第一百零四节 人工渠道及防水设施
---- 第一百零五节 跌水与急水槽
-- 第二十一章 地下水的排除
---- 第一百零六节 地下水的流动与排水设计
---- 第一百零七节 地下排水结构物的构造
---- 第一百零八节 土壤基础的排水
---- 第一百零九节 路床排水
第七篇 在各种自然和经济地区的公路设计
-- 第二十二章 平原区和丘陵区的公路
---- 第一百十节 当地定线的一般原则
---- 第一百十一节 按地形布置路线
---- 第一百十二节 在平原区的定线
---- 第一百十三节 在丘陵区的定线
---- 第一百十四节 在冲沟地区的定线
---- 第一百十五节 冲沟的加固
---- 第一百十六节 在喀斯特地区的定线
-- 第二十三章 森林沼泽地区的公路
---- 第一百十七节 沼泽的类型与分类
---- 第一百十八节 沼泽上的公路设计
---- 第一百十九节 木排路
-- 第二十四章 干旱地区的公路
---- 第一百二十节 流沙上的公路
---- 第一百二十一节 盐渍土地区的公路
---- 第一百二十二节 灌溉地区的公路
-- 第二十五章 山区公路
---- 第一百二十三节 山区的自然条件
---- 第一百二十四节 山区公路选线的基本情况
---- 第一百二十五节 山坡上的路基
---- 第一百二十六节 回头曲线及其应用
---- 第一百二十七节 碎落坍方地段的路线
---- 第一百二十八节 滑塌地段的公路
---- 第一百二十九节 跨越山区水流
---- 第一百三十节 越岭路线
---- 第一百三十一节 在雪崩地段的公路
---- 第一百三十二节 山区隧道
---- 第一百三十三节 地震区域的公路
第一篇 跨越水道的设计
-- 第一章 跨越小水道的设计
---- 第一节 水流障碍和跨越水流障碍的设计
---- 第二节 小汇水区的径流
---- 第三节 小汇水区最大流量的决定
---- 第四节 用极限强度法求算计算的暴雨流量
---- 第五节 融化水的径流
---- 第六节 小型排水构造物水力计算的一般基础
---- 第七节 小桥的孔径计算
---- 第八节 涵洞孔径的确定
---- 第九节 压力式涵洞的孔径计算
---- 第十节 考虑到桥涵前面积水的涵洞和桥梁的孔径计算
---- 第十一节 透水路堤和渗水层
---- 第十二节 公路附近的水塘和桥式泄水道
-- 第二章 跨越小水道的桥位勘测
---- 第十三节 汇水区测量
---- 第十四节 水道及干沟的实地调查
---- 第十五节 小型排水构造物在路线上的布置
-- 第三章 跨越大河的设计和河流水文学
---- 第十六节 桥位构造物及其设计的任务
---- 第十七节 河谷的类型和河流的特性
---- 第十八节 水道中的流速分布
---- 第十九节 河流中的水位变化
---- 第二十节 河川径流及河水流量
---- 第二十一节 流量或然率的求得
-- 第四章 大桥孔径的决定
---- 第二十二节 决定大桥孔径的原则
---- 第二十三节 依靠冲刷和开挖河槽减小桥梁孔径
---- 第二十四节 通航和浮筏要求的保证
---- 第二十五节 受壅水作用的桥孔计算
---- 第二十六节 河滩上的桥孔(分组桥孔)
-- 第五章 大河桥位的勘测
---- 第二十七节 勘测的任务和内容
---- 第二十八节 桥位选择
---- 第二十九节 桥位平面图的测量
---- 第三十节 横断面测量
---- 第三十一节 特征水位的确定
---- 第三十二节 历史高水位
---- 第三十三节 河流纵坡的测量
---- 第三十四节 流速和流量的确定
-- 第六章 行车堤和导治构造物
---- 第三十五节 河滩上引道的设计
---- 第三十六节 导治构造物
---- 第三十七节 导流堤和格坝
---- 第三十八节 河槽的导治构造物
---- 第三十九节 沿河谷公路的修筑
第二篇 道路勘测及设计的编制
-- 第七章 道路设计的一般程序
---- 第四十节 道路设计的任务和阶段
---- 第四十一节 勘测工作的分类
-- 第八章 经济调查
---- 第四十二节 综合经济调查的概念
---- 第四十三节 个别经济调查
---- 第四十四节 调查区及吸引区
---- 第四十五节 吸引区的经济特点
---- 第四十六节 货物周转量及其确定
---- 第四十七节 客运
---- 第四十八节 短途铁路货物
---- 第四十九节 道路货物强度及行车密度
---- 第五十节 修建及改建道路的投资效果
-- 第九章 踏勘测量及编制初步设计
---- 第五十一节 踏勘测量的方法
---- 第五十二节 根据地图研究沿线的地区和室内定线
---- 第五十三节 实地勘察
---- 第五十四节 使用仪器测绘的踏勘测量
---- 第五十五节 自动水准仪及平面自动绘图仪
---- 第五十六节 各种摄影测量方法的应用
---- 第五十七节 编制初步设计
---- 第五十八节 决定道路技术标准及路面类型
---- 第五十九节 路线各方案的设计及比较
---- 第六十节 建筑材料的保证
-- 第十章 详细测量
---- 第六十一节 详细测量的任务及准备工作
---- 第六十二节 布设路线的方法
---- 第六十三节 定线及量角
---- 第六十四节 路线钉桩
---- 第六十五节 路线的水准测量
---- 第六十六节 路线的标定
---- 第六十七节 路线与全国性大地网的联测
---- 第六十八节 测绘等高线平面图
---- 第六十九节 详细测量时的内业工作
---- 第七十节 冬季测量
---- 第七十一节 路线及主要决定的协议
---- 第七十二节 测量的组织
-- 第十一章 工程地质调查
---- 第七十三节 调查的方法及任务
---- 第七十四节 土壤调查
---- 第七十五节 地质及水文地质调查
---- 第七十六节 筑路材料产地的调查
-- 第十二章 技术设计的编制
---- 第七十七节 技术设计的组成及对技术设计的要求
---- 第七十八节 路线平面图
---- 第七十九节 纵断面图
---- 第八十节 路面类型及结构的论证
---- 第八十一节 选择路面种类的技术经济论证
---- 第八十二节 路线各方案按技术经济指标的比较
---- 第八十三节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概念
---- 第八十四节 单价及预算的编制
---- 第八十五节 施工设计的目的及方法
第三篇 公路的改建
-- 第十三章 道路的改建设计
---- 第八十六节 道路的分期修建与改建
---- 第八十七节 路线的平面与断面的改建
---- 第八十八节 路基的改建
---- 第八十九节 道路路面的改建
-- 第十四章 改建的勘测和编制设计文件
---- 第九十节 原有道路的技术调查
---- 第九十一节 改建道路时的详细测量
第四篇 公路干线和枢纽工程的设计
-- 第十五章 公路干线是远程交通的道路
---- 第九十二节 公路干线上汽车行驶的性质及其要求
---- 第九十三节 路线和构造物的设计特点
-- 第十六章 公路干线的设计
---- 第九十四节 路基和路面结构
---- 第九十五节 汽车站
---- 第九十六节 养路机构的房屋
---- 第九十七节 公路的建筑艺术原则
-- 第十七章 公路在居民点的布置
---- 第九十八节 穿过和绕过居民点
---- 第九十九节 枢纽和环行公路干线
-- 第十八章 交叉
---- 第一百节 交叉与联接
---- 第一百零一节 与铁路的交叉
---- 第一百零二节 公路平面交叉
---- 第一百零三节 公路环行交叉和立体交叉
第五篇 城市街道
-- 第十九章 城市系统内的街道
---- 第一百零四节 关于街道网规划的概念
---- 第一百零五节 街道用途及其分等
-- 第二十章 作为运输构造物的街道的设计
---- 第一百零六节 街道的组成部分及横断面
---- 第一百零七节 城市道路的行车部分及路面
---- 第一百零八节 人行道和自行车道
---- 第一百零九节 电车道
---- 第一百十节 交叉路口
---- 第一百十一节 广场
---- 第一百十二节 斜坡和河岸上的街道
---- 第一百十三节 街道及街道网的改建
-- 第二十一章 城市的排水管及地下设施
---- 第一百十四节 城市区域的排水
---- 第一百十五节 排水管的水力计算
---- 第一百十六节 排水管和雨水集水井的构造
---- 第一百十七节 城市的地下设施及其与城市道路的配合
-- 第二十二章 城市地区的竖向规划
---- 第一百十八节 竖向规划的原则
---- 第一百十九节 街道和广场的竖向规划
---- 第一百二十节 关于竖向规划方法的概念
-- 第二十三章 城市街道和公路
---- 第一百二十一节 郊区道路
---- 第一百二十二节 引入和联接
-- 第二十四章 城市道路的勘测和设计的编制
---- 第一百二十三节 对勘测和设计的一般要求
---- 第一百二十四节 城市道路设计的编制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