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 试用本
年份: 1963
作者: 东北地区《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委员会编
出版: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页数: 382
格式:PDF
费用:12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1919年5月——1923年12月)
--
第一节 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成立
----
一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二 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初期工人运动
----
三 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五四”运动。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毛泽东同志革命活动的开始
----
四 共产主义小组出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成立
--
第二节 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党的纲领和统一战线策略的制定
----
一 工人运动高潮的出现。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纲领的制定
----
二 工人运动继续高涨。湖南工人运动。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
三 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革命统一战线策略的制定
第二章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年1月——1927年7月)
--
第一节 统一战线的建立。革命运动的高涨。中国共产党反对资产阶级篡夺革命领导权的斗争
----
一 统一战线的建立和革命运动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
二“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农民运动的发展
----
三 党反对资产阶级篡夺革命领导权的斗争。毛泽东同志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发表
----
四 蒋介石篡夺革命领导权的阴谋活动,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退让
--
第二节 北伐战争和工农运动的猛烈发展。毛泽东同志所代表的正确路线反对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斗争
----
一 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汉口、九江英租界的收复,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以湖南为中心的全国农民大革命
----
二 帝国主义加紧干涉中国革命。蒋介石的反革命活动
----
三 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形成。毛泽东同志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发表
--
第三节 资产阶级叛变。陈独秀投降主义的危害。
----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
----
一 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党和人民的反击。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
二汪精卫集团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
第三章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1937年7月)
--
第一节 党为坚持革命事业创立红色政权而斗争
----
一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的国内政治形势
----
二“八一”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党内第一次“左”倾路线的错误。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
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毛泽东同志关于以农村包围城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理论
----
四 古田会议,毛泽东同志的建党路线和建军原则。土地革命路线
----
五 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党内第二次“左”倾路线错误的被克服和第三次“左”倾路线的形成
----
六 红军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毛泽东同志的军事战略思想
--
第二节 党为保卫红色政权、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克服第三次“左”倾路线而斗争
----
一“九一八”事变。在党的领导下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高涨
----
二 第三次“左”倾路线的继续发展。党在白区工作中的两条路线的斗争
----
三 红军第四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红军开始长征
----
四 党的遵义会议,毛泽东同志在全党领导地位的确立。红军长征胜利
--
第三节 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
一 华北事变。“一二九”运动,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涨。南方游击战争的坚持
----
二 党的瓦窑堡会议,毛泽东同志《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
三 红军东征及回师。党对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国内和平的实现
----
四 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党为巩固和平、争取民主和实现抗战而奋斗
----
五 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发表
第四章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1945年8月)
--
第一节 党为实现全面抗战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和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而斗争
----
一 抗日战争的爆发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
二抗日战争中全面抗战路线与片面抗战路线。党的洛川会议
----
三 国民党战场大溃退。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
四 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一文的发表
----
五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反对党内新投降主义。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
第二节 党为坚持抗战反对国民党投降反共活动而斗争
----
一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解放区成为抗日主要战场。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被击退
----
二 毛泽东同志的《新民主主义论》一文的发表
----
三 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被击退
--
第三节 党为克服严重困难和巩固解放区而斗争
----
一 解放区的严重困难局面。党为巩固解放区的各项政策
----
二 整风运动
----
三 大生产运动
--
第四节 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而斗争
----
一 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国民党战场的大溃败和国民党统治区人民民主运动的高涨。美帝国主义独占中国的阴谋
----
二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
三 苏联对日宣战。解放区军民全面反攻。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第五章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45年8月——1949年10月)
--
第一节 党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
----
一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外形势。毛泽东同志的《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
----
二 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美蒋和谈阴谋被揭穿
----
三 解放区军民积极从事根据地建设,准备粉碎国民党的全面军事进攻
--
第二节 党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进攻而斗争
----
一 全面内战的爆发。毛泽东同志对战争形势的科学分析和党关于战胜国民党军事进攻的方针
----
二 国民党军事进攻被粉碎。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初步开展
----
三 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危机。国民党统治区爱国民主运动空前高涨
--
第三节 党为实现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的胜利而斗争
----
一 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的发表
----
二《中国土地法大纲》公布,土地改革运动广泛深入地展开。整党整军运动
----
三 党的十二月会议。毛泽东同志《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
----
四 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反对无纪律无政府倾向的斗争
----
五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战略决战的胜利
--
第四节 党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和准备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而斗争
----
一党的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方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
二 国民党的“和平”阴谋被彻底粉碎。解放战争在全国基本胜利
----
三 毛泽东同志《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的发表
----
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附录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年10月——1952年12月)
--
第一节 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党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基本方针
----
一 建国初期的国际形势。党的对外政策
----
二 建国初期的国内形势。全国大陆的统一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
三 全国财政经济状况开始好转。党的七届三中全会,毛泽东同志《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
--
第二节 全国土地制度改革基本完成。抗美援朝和镇压反革命斗争的伟大胜利
----
一 全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完成,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的开展
----
二 抗美援朝运动
----
三 镇压反革命运动
--
第三节 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被打退。党的组织整顿和发展。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胜利完成
----
一 全国工商业合理调整。“三反”“五反”运动
----
二 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
----
三党的组织整顿和发展。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完成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3年1月——1957年12月)
--
第一节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有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
----
一 过渡时期总路线
----
二 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执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
----
三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
四 党的七届四中全会。反对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斗争
----
五 宣传唯物主义和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运动。肃清暗藏反革命分子的斗争
--
第二节 经济战线上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完成。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
一 毛泽东同志《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高潮
----
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高潮
----
三 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
----
四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
第三节 政治战线、思想战线上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胜利
----
一1956年国际上反共反人民浪潮的出现。社会主义改造高潮后的国内政治形势,毛泽东同志《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
----
二 整风运动和反对资产阶级右派斗争的伟大胜利。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和超额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