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水文地质学

矿床水文地质学

年份: 1954

作者: (苏)卡明斯基(Г.Н.Каменский)等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编译室译

出版: 北京:地质出版社

页数: 386

格式:PDF


费用:12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第一章 矿床水位地质学及其发展史概述
-- 矿床水文地质学的对象和任务
-- 矿床水文地质学发展史概述
第二章 矿床充水的条件
-- 矿床充水的自然因素
-- 挖掘坑道和开采矿层时的流砂及岩石变形的现象
-- 矿床水文地质分类
第三章 某些类型矿床的水文地质条件
-- 喀斯特条件下的矿床
-- 疏松非的膠结的含砂黏土质岩层吕的矿床
-- 为疏松沉积物所覆盖并具有裂隙的坚硬岩层中的矿床
-- 裂隙岩层中的矿床
-- 盐矿床
-- 长年冻结区的矿床
-- 油田和天然气矿床
---- 油田和天然气矿床中地下水的产状
---- 含油层、气层及含水层的状态类型
---- 油田和天然气矿床的充水及其防止法
---- 人工外围充水法
---- 油田和天然气矿床的地下水观测
第四章 矿床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 按化学成分划分的矿床地下水的主要类型
---- 盐矿床的地下水
---- 硫化物矿床的地下水
---- 煤矿床中的地下水
---- 油田和气体矿床的地下水
-- 找矿的水文地质标准
---- 找寻石油和气体矿床时的水文地质标准
---- 找寻盐矿时的水文地质标准
---- 找寻多金属矿时的水文地质标准
---- 找寻扩散元素矿床时的水文地质标准
---- 关于在实践中应用水文地质标准的某些见解
-- 矿山水的利用
第五章 矿床开采及疏干时坑道涌水的状态
-- 在开采时从坑道中进行抽水而引起的地下水天然状态的改变
-- 降低水位过程中降落漏斗的形成
-- 根据坑道性质及开采方法的不同而发生的涌水状态的变化
第六章 坑道涌水量的测定
-- 以生产矿井中的观测为基础根据水文地质类似法测定涌水量
---- 排水的实际资料就是在类似的条件下评价坑道涌水量的基础
---- 根据生产矿山坑道中的单位涌水测定可能的涌水量
-- 根据含水系数测定涌水量
-- 根据水力平衡测定涌水量
-- 根据地下水动力学的公式测定涌水量
---- 井筒涌水量的计算公及其应用条件
---- 井筒涌水量计算贯例
---- 坑道系统涌水量的计算
---- 根据“大井”法测定涌水量
---- 采矿企业未来含水量系数的近似测定
---- 藉电流水动力类推法测定涌水量
-- 根据水动力分析测定涌水量(在三个层相互作用的条件下)
-- 被淹没坑道系统涌水量的近似测定法及淹没的后果
---- 被淹没坑道系统涌水量近似测定法
---- 矿井长期淹没的后果
第七章 进行地下开采时矿床的疏干方法
-- 水文地质条件对合理布置坑道的意义
-- 排水装置的数量及其分布位置
-- 矿坑排水
-- 坑道与地表水的隔绝
-- 开掘井筒所专门方法
---- 打入式支柱与下沉式支柱
---- 沉箱掘进法
---- 岩层化学加固法
---- 止水
---- 人工冻结
---- 矿井钻进
---- 事先(超前)降低地下水的水位
-- 在开采过程中疏干矿床的方法
---- 从地表进行事先疏干
---- 从坑道中进行疏干
------ 打入式过滤管
------ 充气钻孔
------ 真空过滤客
------ 真空水井
------ 直通式过滤管
------ 排水用浅井
------ 降低水位用水井
------ 排水平巷
------ 排水渠
------ 排水平窿
------ 吸水用钻孔
------ 陷落室洞
------ 坑道人工泥砂充填
-- 用超前坑道预防事故及保护围堰
第八章 露天开采矿床时防范地下水的方法
-- 地表水平排水
-- 将河流引出露天采矿区范围以外
-- 深水位降低(垂直排水)
-- 联合疏干法
-- 露天开采时人工降低水位的设计问题
---- 沿露天采矿场周边分布的相互作用排水钻孔系统的计算
---- 阻塞式排水设备的计算
---- 关于露天采矿场涌水量计算的理论
-- 针状过滤装置
第九章 勘探矿床时的水文地质调查
-- 各勘探阶段水文地质工作的内容
-- 地质测量工作过程中水文地质调查的性质
-- 勘探矿床过程中水文地质调查的性质
---- 打水文地质钻孔时的观测工作
---- 实验抽水
---- 地下水的水文化学研究
---- 地下水状态的固定观测
---- 勘探矿床时水文地质调查的其他专门性的问题
-- 水文地质的报告书的内容
第十章 矿山水文地质工作的一些问题
-- 编制分层的水文地质图
-- 矿山排水和地下水的状态的观测
-- 坑道变形的观测与地表观测
-- 防止矿山水的几种方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