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法西斯制度之研究
年份: 1943
作者: ROBERT A. BRADY原著;俞宝书译述;中山文化教育馆编辑
出版: 北京:商务印书馆
页数: 184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第一章 山云怪影
上编 精神协调
--
第二章 科学妙用
----
一 科学协调
----
二 新纳粹科学
----
三 科学的妙用:犹太人事件
----
四 控制科学之手段
--
第三章 宣传工具文学与教育
----
一 国家文化学会
----
二 国家社会文化促进会
----
三 三个宣传部
--
第四章 劳工跟着资本跑
----
一 破坏马克斯主义
----
二 非商业性的劳工鼓励
----
三 劳工阵线的组织
----
四 人事调解处
----
五 劳工仲裁处
----
六 社会荣誉法庭
----
七 莱比锡协定
----
八 健康娱乐
----
九 超特种族统治
--
第五章 青年工人军事化
----
一 工人军队化:职业教育
----
二 强迫劳动服务
----
三 兵的典型
----
四 训练青年当兵
----
五 兵的来源
--
第六章 妇女,摇篮与耕作
----
一 德国女子联合会
----
二 妇女劳动服务团
----
三 德国劳工阵线妇女委员会
----
四 妇女工作队
----
五 妇女活动队
中编 组织协调
--
第七章 农业:「血与土地」的不变状态
----
一 纳粹得势后德国农民情形
----
二 遗产法
----
三 全国农产局
----
四 市场管理
----
五 全国农产局统制效果
--
第八章 移民:是工人归田的好办法
----
一 乡村移民
----
二 城郊移民
--
第九章 经济:商人(中坚份子)应当统治
----
一 德国经济会议:德国商业政策制定机关
----
二 德国工商会议:德国商业政策执行机关
----
三 德国同业公会:德国商业政策强制机关
----
四 分权统治
--
第十章 自治是实业最后目标
----
一 「公平竞争」怎样构成?
----
二 团与联合贩卖有什么关系?
----
三 那种专卖是准许的?
----
四 为什么要商业自治?
下编 结论
--
第十一章 法西斯主义的阴影朦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