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调查与土地农用规划  土化专业用

土壤调查与土地农用规划 土化专业用

年份: 1961

作者: 北京农业大学土壤教研组编

页数: 179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目录
绪言
第一篇:土壤调查与土地农用规划的准备工作
第一章:明确任务,收集资料和拟定计划
第一节:明确任务和确定比例尺
一、明确调查的目的要求,确定工作任务
二、比例尺的选择与确定
第二节:地形图的收集和研究
一、地形图的阅读和熟悉
二、地形等高线和地貌类型的分析
第三节:有关成土条件、土壤和农业生产等方面的资料收集和研究
一、有关成土条件方面的资料收集和研究
二、土壤方面资料的收集和研究
三、农业生产方面的资料收集和研究
第四节:建立工作组织,拟定工作计划
一、建立调查队的组织
二、拟定工作计划
第二章:野外工具与仪器的准备
第一节:野外挖掘工具的准备
一、铁铲和土斧
二、土钻
一、罗盘
二、高度计
第二节:野外简测仪器的准备
三、洛阳铲
三、计步仪
四、大平板仪
第三节:野外速测仪器的准备
一、土壤水分物理性状测定的仪器
二、土壤盐分速测的仪器
三、土壤养分速测的仪器
四、特殊仪器或药品
第二篇:土壤调查与土地农用规划的野外工作
第三章:自然成土因素和农叶生产条件的研究
第一节:土壤野外工作中地形因素的研究
一、地形因素对土壤形成和土地农用的影响
二、常见的几种主要地形和地貌类型
三、地形的野外研究方法
第二节:土壤野外调查中母质因素的研究
一、土壤母质对土壤形成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二、母质的成因类型
三、母质的野外研究
第三节:土壤野外调查中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研究
一、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土壤肥力与土地农用的影响
二、地表水——即地表径流的研究
三、地下水——即潜水的研究
第四节:土壤野外调查中植被因素的研究
一、植被和土壤的关系
二、植被的野外研究
二、田间访问
一、熟化土壤剖面观察和对比
第五节:土壤野外调查中人为耕作活动对土壤肥力产生的影响的研究
第四章:土壤剖面和生产性能的野外研究
第一节:土壤剖面的类型及选择
一、土壤剖面的类型
二、剖面的选择与挖掘
第二节:土壤剖面形态的描述和研究
一、发生学土层的划分及其代号
二、土壤湿度
三、土壤颜色
四、土壤质地
五、土壤结构
六、土壤孔隙,裂隙和孔隙密度
七、土壤的结持力
八、土壤的新生体
九、土壤的侵入体
十、植物根系
十一、动物活动
附形态描述实例
第三节:土壤生产性能的访问及其野外鉴定
一、土壤的名称
二、土壤的肥力特征
三、影响土壤肥力及其生产性能的自然因素
四、调节土壤肥力性状的农业措施
附土壤野外记载表
一、小盒取样
第四节:土壤取样
二、土壤学取样
三、土壤农化取样
四、整段标本取样
五、土壤物理取样
第五章:土壤图的野外测绘
第一节:大比例尺土壤图的野外测绘
一、初查
二、评测
第二节、中比例尺土壤图的野外测绘
一、初查
二、详测和填图
第三节:小比例尺土壤图的野外测绘
第四节:土壤复区和土壤复域的野外测绘
一、土壤复区的野外测绘
二、土壤复域的野外测绘
第五节:航空照片在土壤野外制图中的应用
一、航空照片类型及其在土壤制图中的特点
二、航空照片判读
三、航空照片在野外制图中的运用
第三篇:土壤调查与土地农用规划的室内工作
第六章:野外资料室内的初步整理与分析项目的确定
第一节:野外资料的室内初步整理
第二节:拟定分析计划
一、机械分析
第三节:具体分析项目的选择和使用
二、土壤腐殖质的分析
三、土壤酸度的测定
四、代换性状和代换性盐基组成的测定
五、土壤水溶液的盐分化学分析
六、土壤矿物质及粘粒胶体的含量化学分析
七、土壤养分分析
八、其它项目的测定
第七章:土坏图及其有关图幅的室内绘制与土壤调查报告的编写
第一节:土壤野外草图的检查,并图与评土、分类
一、野外草图的检查
二、分类
三、评土
四、土壤底图的绘制
第二节:土壤图的室内绘制
一、图例系统的确立
二、土壤底图的制图综合和缩绘
三、土壤图的清绘与装饰
第三节:土壤图集中其它图幅的编制
一、农业地貌图的编制
二、土壤母质图的编制
第四节:土壤调查报告的编写
一、总编
二、土壤形成的自然地理条件
二、野外补充土壤调查
一、收集资料和确定比例尺
三、室内编图
四、土地农业利用及土壤改良分区及其综合建议
三、土壤
第五节:土壤编图
第四篇:不同目的的土壤调查与土地农用规划
第八章:国营农场和人民公社的大比例尺土壤调查与土地农用规划
第一节:在国营农场和人民公社进行大比例尺土壤调查基本特点
一、准备工作方面
二、野外工作方面
三、室内制图方面
二、地貌断面规律和地貌断面图
三、地貌图的绘制
一、地形的地貌单元的分析
第二节:地形的研究
第三节:土壤农业化学性状的研究
一、土壤某些农业化学性状的研究
二、土壤农化图的绘制
第四节:土壤物理—肥力性状的研究
一、机械组成及其层性
二、土壤结构及孔隙度
三、土壤物理—耕性图的绘制
第五节:种植区划
一、作物分区
二、轮作制度
二、农田土地整理
一、土壤改良分区
三、作物种植图的绘制
第六节:土壤改良和农田土地整理规划
第九章:以发展灌溉和盐渍土改良为目的的土壤调查
第一节:灌区土壤调查的基本特点
一、准备工作方面
二、野外工作方面
三、室内工作方面
第二节:灌区土壤调查中的地貌的研究
一、我国灌区常见的几种地貌组合
二、水文地理网的地貌研究
三、地表状况和小地形的研究
第三节:潜水的研究
四、灌区地貌图的绘制
一、潜水埋藏深度图和等水位线图的测绘
二、潜水矿化制图和矿化类型图的绘制
三、专门的水文地质研究
第四节:土壤盐渍化的研究
一、土壤积盐与地下水位关系的研究
二、土壤积盐与地形关系的研究
三、土壤盐渍化与人类农业活动的研究
四、土壤盐分分析资料的整理
五、土壤盐渍度图的绘制
第五节:土壤和母质的水分物理性状的研究
一、土壤和母质的机械组成及其层性的研究
三、土壤渗水性能——吸水速度和渗透系数的测定
二、土壤容重和孔隙的测定
四、田间持水量和湿润范围的测定
第六节:土壤改良分区与土地农用规划
一、土壤改良分区
二、改良措施和土地农用规划
第十章:以水土保持为目的的土壤调查和土地农用规划
第一节:为水土保持的土壤调查的特点
一、大比例尺与中比例尺相结合
二、充分利用航空照片
三、水土保持的综合知识
一、土地侵蚀(水蚀)的类型
第二节:土壤侵蚀的野外研究
四、土壤调查组织工作的特点
二、土壤形成和土壤侵蚀因素的分析
三、侵蚀土壤剖面形态的观察与描述
四、地表侵蚀状况的描述
五、土壤图及侵蚀土壤图的测绘
第三节:与侵蚀有关的地貌研究
一、坡面地貌的研究
二、沟谷的研究
第四节:侵蚀土壤改良分区和侵蚀地区农用规划
一、侵蚀土壤改良分区
二、侵蚀地区的土地农用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