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水文学

实用水文学

年份: 1970

作者: 徐世大,朱绍镕,雷万清

出版: 台湾东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页数: 398

格式:PDF


费用:12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第一篇 水文现象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文学之定义与范围
-- 1-2 水文循环
-- 1-3 水文学的历史
-- 1-4 水文学的应用
-- 1-5 水文学与有关科学
-- 1-6 水文学之发展
-- 2-1 大气水分
-- 第二章 霣?
-- 2-2 霣?之形成
-- 2-3 霣?之类型
-- 2-4 台风雨
-- 2-5 霣?之种类
-- 2-6 影响霣?因素
-- 2-7 雨量之时间变化
-- 2-8 雨量之地理分布
-- 2-9 雨量记录
-- 第三章 晞暵与叶蒸
-- 3-1 晞暵之意义
-- 3-2 晞暵之重要性
-- 3-3 影响水面晞暵因素
-- 3-4 土壤晞暵
-- 3-5 叶蒸
-- 3-6 晞蒸
-- 3-7 晞势的意义及其在流域水平衡中的重要性
-- 第四章 土壤水分与入渗
-- 4-1 土壤水分之意义及其分布
-- 4-2 土壤水分与流域内水平衡
-- 4-3 土粒与水分产生之物理现象
-- 4-4 土壤水分之流动
-- 4-5 土壤水分与地域旱湿之关系
-- 4-6 入渗
-- 4-7 影响入渗之因素
-- 4-8 入渗容量之理论
-- 第五章 地水
-- 5-1 地水之发生
-- 5-2 含水层
-- 5-3 比保水量与比出水量
-- 5-4 地水潴蓄的变化
-- 5-5 地水补注
-- 5-6 地水流出
-- 5-7 地水流
-- 5-8 地水的耗竭
-- 5-9 地水之重要性及其将来之发展
-- 第六章 径流
-- 6-1 截留
-- 6-2 洼蓄
-- 6-3 径流及径流中所用单位
-- 6-4 径流发生的过程
-- 6-5 降雨期间水文现象之时间变化
-- 6-6 影响径流之因素
-- 6-7 地表流之水力学
-- 第七章 沉滓
-- 7-1 沉滓发生的原因及其与水土保持之关系
-- 7-2 水销蚀土壤之过程
-- 7-3 沉滓之分类
-- 7-4 浮悬载之移动
-- 7-5 河床载之移动
-- 7-6 每年沉滓之移动
-- 7-7 水库之沉滓
-- 第八章 水资源之开发
-- 8-1 水平衡观念
-- 8-2 可用水量
-- 8-3 水资源的保持及控制
-- 8-4 水资源的利用
-- 8-5 水资源利用之经济分析
第二篇 水文观测
-- 第九章 霣?量观测
-- 9-1 概论
-- 9-2 非自记雨量计
-- 9-3 非自记雨量计测读应注意事项
-- 9-4 自记雨量计
-- 9-5 雨量计按装注意事项
-- 9-6 雪之观测
-- 9-7 露之观测
-- 第十章 晞量之观测
-- 10-1 概说
-- 10-2 自由水面晞量之观测
-- 10-3 晞皿系数
-- 10-4 土壤晞量之观测
-- 10-5 叶蒸量之观测
-- 10-6 晞蒸量之观测
-- 第十一章 截留量及入渗量观测
-- 11-1 截留量观测
-- 11-2 入渗量观测之概说
-- 11-3 使用仪器作入渗量观测
-- 12-4 断面观测
-- 11-4 利用模雨计作入渗量观测
-- 第十二章 河川水流观测
-- 12-1 概说
-- 12-2 测站位置
-- 12-3 水位观测
-- 12-5 流速观测
-- 12-6 流量观测
-- 12-7 水面坡降面积法
-- 12-8 水工结构物观测流量
-- 12-9 控制断面观测流量法
-- 12-10 冰冻期间流量观测
-- 12-11 溶剂观测流量
-- 12-12 观测流量须知
-- 12-13 水位与流量之关系
-- 第十三章 地水观测
-- 13-1 概说
-- 13-2 地水水位之观测
-- 13-3 出水量观测
-- 13-5 地水塩分观测
-- 13-4 水温观测
-- 第十四章 沉滓观测
-- 14-1 概说
-- 14-2 浮悬载之观测
-- 14-3 河床载之观测
第三篇 水文资料分析及应用
-- 第十五章 雨量记录
-- 15-1 雨量历线
-- 15-2 雨量记录补遗
-- 15-3 雨量记录校正
-- 15-4 流域平均雨量计算法
-- 15-5 降雨强度-延时曲线
-- 15-6 最大深度-面积-延时曲线
-- 第十六章 晞暵与晞蒸的估算
-- 16-1 晞暵之经验公式
-- 16-2 气象记录与晞暵
-- 16-3 晞蒸之经验公式
-- 16-4 晞势估算
-- 第十七章 入渗理论及其推演
-- 17-1 入渗容量估计方法
-- 17-2 入渗曲线分析
-- 17-3 入渗与径流之关系
-- 17-4 入渗指数
-- 17-5 入渗曲线在水文学上的意义
-- 第十八章 地水记录的处理及探讨
-- 18-1 井之平衡公式及意义
-- 18-2 井之非平衡公式及意义
-- 18-3 比出水量之估计
-- 18-4 安全出水量之决定
-- 18-5 地水流动方向的测定
-- 19-1 流量历线的意义
-- 第十九章 流量历线分析及应用
-- 19-2 率定曲线的绘制及其修正
-- 19-3 流量累积曲线的绘制及其应用
-- 19-4 径流量与雨量的关系
-- 19-5 历线分离
-- 19-6 单位历线之意义及其假定
-- 19-7 单位历线之演绎
-- 19-8 单位历线之应用及其限制
-- 19-9 S-曲线的意义及其演绎
-- 19-10 S-曲线的应用
-- 19-11 合成单位历线
-- 19-12 合成单位历线之置换
-- 19-13 分布历线
-- 19-14 无因次单位历线
-- 19-15 瞬时单位历线
-- 第二十章 洪流演算
-- 20-1 洪流演算的意义
-- 20-2 蓄水方程式
-- 20-3 水库之洪流演算方法
-- 20-4 河流之洪水演算法
-- 第二十一章 水文资料之统计分析
-- 21-1 概论
-- 21-2 水文频率分析
-- 21-3 相关分析
-- 21-4 统计量显著测验
-- 第二十二章 电子计算机在水文资料处理上的效能及其应用
-- 22-1 概述
-- 22-2 电子计算机的简介
-- 22-3 程序制作
-- 22-4 雨量-流量的相关研究
-- 22-5 晞势之估算
-- 22-6 流量延时曲线之绘制
-- 22-7 水文观测数据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