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和美国  1939-1959外交关系史纲

拉丁美洲和美国 1939-1959外交关系史纲

年份: 1963

作者: (苏)哥尼昂斯基著;何清新,叶林译

出版: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页数: 473

格式:PDF


费用:15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拉丁美洲(1939—1945年)
-- 布宜诺斯艾利斯和利马泛美会议
-- 帝国主义在拉丁美州的矛盾
-- 巴拿马第一次美洲国家外长会议(1939年)
-- 哈瓦那第二次美洲国家外长会议(1940年)
-- 里约热内卢第三次美洲国家外长会议(1942年)
-- 阿根廷问题
-- 美国在联合国筹建时期的立场
-- 查普德庇克会议
-- 拉丁美洲国家参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拉丁美洲经济的某些进展
-- 民族解放斗争的加强
-- 苏联同拉丁美洲国家间外交和贸易关系的建立
-- 旧金山会议上的拉丁美洲国家
-- 1945—1947年拉丁美洲局势紧张
第二章 战后美国在拉丁美洲的扩张(1945—1948年)
-- 杜鲁门的划一武器计划
-- 里约热内卢会议(1947年)
-- 里约热内卢条约
-- 里约热内卢条约和联合国宪章
-- 波哥大第九届美洲国家国际会议(1948年)
-- 经济协定
-- 波哥大的挑衅事件
-- 泛美联盟的改组
-- 《波哥大公约》和波哥大会议的其他决议
第三章 从波哥大到加拉加斯(1948—1954年)
-- 美国垄断组织加紧对外政治扩张
-- 美国和哥斯达黎加的内战(1948年)
-- 秘鲁的政变(1948年)
-- 垄断组织在委内瑞拉策动政变(1948年)
-- 美洲国家组织“调解”第一次冲突
-- 拉丁美洲保卫和平的斗争
-- 《马歇尔计划》,《杜鲁门第四点计划》和拉丁美洲
-- 拉丁美洲与美国对朝鲜的武装干涉(1950年)
-- 华盛顿第四次美洲国家外长会议(1951年)
-- 拉丁美洲各国人民反对华盛顿会议的决议
-- 中美洲国家组织的成立
-- 双边军事互助协定
-- 古巴的政变(1952年)
-- 哥伦比亚罗哈斯·皮尼亚独裁政权的建立(1953年)
第四章 对危地马拉的侵略
-- 危地马拉的民主改革和美国垄断组织
-- 加拉加斯第十届美洲国家国际会议(1954年)
-- 美国对危地马拉的武装干涉
-- 联合国中的危地马拉问题
-- “联合果品公司”卷土重来
第五章 经济矛盾尖锐化(1954—1957年)
-- “相互谅解的新纪元”
-- 里约热内卢财政和经济部长会议(1954年)
-- 美洲国家总统会议(1956年)
-- 经济会议的筹备工作
-- 布宜诺斯艾利斯美洲国家经济会议(1957年)
-- 帝国主义间矛盾尖锐化
-- 美国扩张政策的后果
第六章 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阶段
-- 拉丁美洲各国共产党争取独立和进步的斗争
-- 爱国主义力量的团结
-- 罢工运动高涨
-- 拉丁美洲国家在联合国的立场的新趋向
-- 巴拿马人民要求正义
-- 玻利维亚为反对美国垄断资本而斗争
-- 哥伦比亚的游击战争
-- 委内瑞拉独裁政权的被推翻
-- 古巴革命
-- 扩大同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其他国家的关系
-- 有关研究美洲国际关系的主要书刊简介
--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