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专业试用教材  农业昆虫学原理

植物保护专业试用教材 农业昆虫学原理

年份: 1972

作者: 农业昆虫学教研组编

出版: 西北农学院

页数: 315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插图目录
图1 蝗虫体躯的构造
第一章 昆虫体躯结构和主要器官功能
昆虫体躯与分段
头部的构造
胸部的构造
图2 蝗虫头部的构造(正面、侧面和后面)
腹部的构造
取食器官和消化器官的构造和功能
昆虫主要器官的构造与功能
图3 蝗虫的口器
图4 蝗虫的消化系统(侧面和背面)
视觉器官的构造、功能和趋光性
图5 昆虫复眼构造模式图
触觉器官的构造、功能和趋化性
图6 昆虫的趋光性
运动器官的构造、功能及其活动
图7 蜜蜂的触角
图8 昆虫翅的模式脉相
图9 蝗虫的前足
呼吸器官的构造与功能
生殖器官的构造与功能
图10 昆虫的呼吸器官
图11 昆虫产卵器和交配器模式图
图12 昆虫雌性生殖系统
图13 昆虫卵巢管的构造及类型
图14 昆虫雄性生殖系统
神经器官的构造与功能
体壁的构造、性能与药剂的关系
体壁的含义
图16 昆虫体壁的构造
体壁的结构
图15 外骨骼和内骨骼的比较
脱皮与表皮硬化
表皮中化学物质的性质与作用的关系
图17 药液在虫体面上的展布状态
体壁与接触杀虫剂毒力的关系
发育阶段的划分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特点
图18 昆虫卵的模式构造
第二章 昆虫的发育与生活史
卵期
图19 昆虫胚胎发育中的三个时期
幼虫期
图20 飞蝗若虫各龄期的形态特征
图21 菜粉蝶的孵化、脱皮和蛹化
蛹期
成虫期
图22 夜蛾消化器官的改造
生活史
图23 麦叶蜂生活史
图25 沟叩头?生活史
图24 小麦吸浆虫生活史
第三章 农业昆虫的分类
昆虫分类的意义
昆虫分类的阶梯
昆虫的分目
直翅目
目的一般特征
直翅目重要的科及其鉴别
直翅目分类检索表
图26 昆虫进化系统树……………………(单页)图27 螽斯科的代表:日本螽斯
图28 菱蝗科的代表:日本菱蝗
农业上重要科和种的介绍
蝼蛄科
图29 蝼蛄科的种类及特征
华北蝼蛄、非洲蝼蛄
图30 蟋蟀科的种类及特征
蟋蟀科
棺头蟋、姬蟋、油葫芦
蝗科
蝗科分亚科检索表
图31 飞蝗的翅脉
尖头蝗亚科:中华负蝗、长额负蝗
笨蝗亚科:笨蝗
斑腿蝗亚科:中华稻蝗、无齿稻蝗、短翅星蝗、棉蝗
图32 两种稻蝗特征比较
图33 小翅曲背蝗的头和前胸背板
飞蝗亚科:东亚飞蝗、花胫绿纹蝗、大垫尖翅蝗、蒙古疣蝗、轮纹痂蝗、黄胫小车蝗
图34 飞蝗的腹部末端
图35 飞蝗的生活史
蚱蜢亚科:中华蚱蜢、小翅曲背蝗
图36 飞蝗群居型和散居型形态比较
图37 蝗科重要种类的成虫
图38 蝗科重要种类的四龄蝻
目的共同特征
鞘翅目
金龟?科
农业上重要科和种的介绍
棕色金龟?
黑色金龟?
图39 金龟?科的代表:棕色金龟?
暗黑金龟?
黄毛金龟?
黑皱金龟?
黑绒金龟?
铜绿金龟?
图40 五种金龟?成虫特征的对比
图41 五种食叶的金龟?成虫
小青花潜
赤绒金龟?
白星花潜
褐绒金龟?
图42 八种金龟?幼虫腹部末端毛列的对比
日本金龟?
图43 三种叩头?的成虫
图44 三种叩头?的幼虫及其腹部末端
吉丁?科
沟叩头?、褐纹叩头?、细胸叩头?
柑桔吉丁?
红缘绿吉丁?
图47 六星吉丁?的成虫和幼虫
图46 红缘绿吉丁?的成虫和幼虫
叩头?科
图45 吉丁?科的代表:柑桔吉丁?
天牛科
图48 天牛科的代表:桔褐天牛
六星吉丁?
黄斑吉丁?
图49 四种重要的天牛成虫
桔褐天牛
麻天牛
桑天牛、梨眼天牛
图50 三种天牛幼虫前胸特征对比
星天牛
叶?科
稻负泥虫
水稻食根金花虫
图51 三种为害水稻的叶?
水稻铁甲虫
图52 四种常见的叶?
菜蓝跳?
黄守瓜
麻蓝跳?
黑守瓜、葡萄叶?
大猿叶虫
粟茎跳?
麦茎叶?
黄曲条跳?、黄直条跳?、黄宽条跳?、黄狭条跳?
图53 五种菜跳?的对比
图54 五种常见叶?的幼虫
图55 瓢?科的代表:二十八星瓢虫及两类瓢?上颚比较
瓢?科
图56 瓢?亚科和毛瓢?亚科幼虫的对比
图57 异色瓢虫斑纹的变化
瓢?亚科:异色瓢?
七星瓢?
澳洲瓢?
二星瓢?
小二星瓢?
小龟甲瓢虫
孟氏瓢虫
图58 常见的五种肉食瓢虫
豌豆象
毛瓢?亚科:二十八星瓢虫
豆象科
图59 三种豆象的成虫
蚕豆象
绿豆象
象?科
图60 三种豆象的幼虫
菜茎象?
甜菜象?
图61 甜菜象?与核桃象?的成虫和幼虫
图62 菜茎象?和稻象?成虫
苜蓿象?
稻象?
棉小灰象?
核桃象鼻虫
图63 棉小灰象?
贮粮甲虫类
米象、锯谷盗、大谷盗、谷蠹、赤拟谷盗、杂拟谷盗、黄粉虫、黑粉虫
图64 贮粮甲虫类的成虫
图65 贮粮甲虫类的幼虫
鞘翅目成虫常见科检索表
鞘翅目幼虫常见科检索表
脉翅目
图66 草蛉科的代表
粉蛉科
图67 粉蛉科的代表
农业上重要的科
草蛉科
鳞翅目
图68 鳞翅目成虫的体型(以小地老虎为例)
目的形态特征
图69 鳞翅目成虫头及口器的构造(以苹果蠹蛾为例)
图70 鳞翅目成虫的脉相和斑纹(以小地老虎为例)
图71 鳞翅目卵的特征(以小地老虎为例)
图72 鳞翅目幼虫的体构(以小地老虎为例)
图73 鳞翅目幼虫的头和口器(以甘兰夜蛾为例)
图74 鳞翅目幼虫腹足的趾钩
图75 鳞翅目幼虫的线纹(以粘虫为例)
图76 鳞翅目幼虫的足式和体型
图77 鳞翅目蛹的特征(以小地老虎为例)
目的生物学特征
亚目的区分
农业上重要的科和种类
图78 蝶亚目(以菜粉蝶为例)与蛾亚目(以小地老虎为例)特征的对比
凤蝶科
图79 凤蝶科种类的成虫和脉相
图80 凤蝶科种类的幼虫
图81 凤蝶科种类的蛹
凤蝶
金凤蝶
玉带凤蝶
粉蝶科
菜粉蝶
黑脉粉蝶、黑缘粉蝶、大菜粉蝶、云斑粉蝶
图82 粉蝶科种类的成虫
图83 粉蝶科的幼虫
黄粉蝶
梅白蝶
图84 粉蝶科种类的蛹
蛱蝶科
图85 蛱蝶科种类的成虫和脉相
鼠李粉蝶
大红蛱蝶
小红蛱蝶
图86 蛱蝶科种类的幼虫和蛹
白钩黄蛱蝶
眼蝶科
图87 眼蝶科种类的成虫和脉相
图88 眼蝶科种类的幼虫和蛹
四眼蝶
弄蝶科
白眼蝶、蛇眼蝶
图89 弄蝶科种类的成虫
图90 弄蝶科种类的幼虫
直纹稻弄蝶
隐纹稻弄蝶、中华稻弄蝶、曲纹稻弄蝶
图91 弄蝶科类的蛹
天蛾科
图92 蝶亚目种类的卵
图93 天蛾科种类的成虫
甘薯天蛾
茄天蛾
图94 天蛾科种类幼虫的鉴别特征
豆天蛾
图95 天蛾科种类的蛹
图96 蚕蛾科种类的成虫及脉相
斜条天蛾、葡萄天蛾
蚕蛾科
家蚕、野蚕
桑蟥
夜蛾科
夜盗性的种类:小地老虎
大地老虎、黄地老虎、八字地老虎
图97 夜蛾科夜盗性种类的成虫
甘蓝夜蛾
图98 三种地老虎幼虫的鉴别特征
图99 三种地老虎的蛹
粘虫
斜纹夜蛾
图100 四种夜盗性夜蛾幼虫的鉴别特征
图101 棉铃虫成虫及其近似种类的区别
暴露性的种类:棉铃虫
图102 棉铃虫幼虫及其近似种类的区别
烟草夜蛾、苜蓿夜蛾
艾夜蛾
图103 三种暴露性夜蛾的成虫
甜菜夜蛾
棉小造桥虫
豆银纹夜蛾
图104 豆银纹夜蛾成虫及其近似种类的对比
稻螟蛉
图105 夜蛾科暴露性种类幼虫的鉴别特征
银纹夜蛾,粉斑夜蛾、银锭夜蛾
图106 夜蛾科钻蛀性种类的成虫
图107 夜蛾科钻蛀性种类的幼虫
钻蛀性的种类:稻“大螟”
图108 夜蛾科常见种类的卵
棉金钢钻
图109 夜蛾科常见种类的蛹
吸果夜蛾类:枯叶夜蛾、通草夜蛾、壶夜蛾、葡萄夜蛾、齿翅夜蛾、桥夜蛾、棉小造桥虫、石榴夜蛾、月轮夜蛾、太极夜蛾、红裙边夜蛾、苎麻夜蛾
天社蛾科
苹果舟形虫
图110 吸果夜蛾的种类
图111 天社蛾科种类的成虫和脉相
图112 几种毛虫式幼虫和卵的特征
毒蛾科
舞毒蛾、白毒蛾、黄毒蛾
图113 毒蛾科种类的成虫和脉相
黄足毒蛾、柳毒蛾、榆毒娥
灯蛾科
枯叶蛾科
黄腹星灯蛾、红腹星灯蛾
图114 灯蛾科种类的成虫和脉相
钩翅蛾科
天幕毛虫
荞麦钩翅蛾
图115 枯叶蛾科的代表:杏枯叶蛾
图116 钩翅蛾科的代表:荞麦钩翅蛾
枣尺蛾
棉大造桥虫、苜蓿尺蛾
尺蛾科
绿刺蛾
图117 尺蛾科种类的成虫和幼虫
剌蛾科
黄刺蛾
图118 剌蛾科种类的成虫和生活史
黑刺蛾、完边青刺蛾、中华青刺蛾
螟蛾科
图119 斑蛾科的代表:梨星毛虫
斑蛾科
梨星毛虫
图120 螟蛾科卷叶性种类的成虫及螟蛾科的脉相
棉大卷叶螟
卷叶性的种类:稻纵卷叶螟
甜菜白带螟
图121 螟蛾科钻蛀性种类的成虫
钻蛀性的种类:三化螟、褐边螟
二化螟
粟灰螟
高粱条螟
图122 螟蛾科农业种类的幼虫
玉米螟
梨大食心虫
蠹食(果实或种子)性的种类:桃蠹螟
图123 螟蛾科蠹食性种类的成虫
图124 螟蛾科重要农业害虫的蛹
豆荚螟
豆野螟
夜盗性的种类:斑纹野螟
加害贮藏物的种类:紫斑螟
图125 螟蛾科重要农业害虫的卵
茶斑螟、印度谷螟、地中海粉螟
图126 加害贮藏物蛾类的成虫
图127 螟蛾科加害贮藏物种类的幼虫
卷叶蛾科
苹果褐卷叶蛾
卷叶性的种类:苹果卷叶蛾
图128 卷叶蛾科卷叶性种类的成虫和脉相
苹果小卷叶蛾
黄斑卷叶蛾
顶芽卷叶蛾
豆姬卷叶蛾
图129 豆姬卷叶蛾生活史
钻蛀性的种类:大豆食心虫
梨小食心虫
苹小食心虫
图130 卷叶蛾科蛀果性种类的成虫
桃小食心虫
蛀果害虫幼虫检索表
图131 卷叶蛾科蛀果性种类的幼虫
图132 卷叶蛾科种类的蛹和卵
麦蛾科
棉红铃虫
马铃薯块茎蛾
麦蛾
图133 麦蛾科种类的成虫
甘薯麦蛾
黑星麦蛾
图134 麦蛾科种类的幼虫
图136 巢蛾科的代表:苹果巢蛾
梨瘿枝麦
巢蛾科
图135 麦蛾科种类的蛹
图137 菜蛾科的代表:菜蛾
苹果巢蛾
菜蛾科
图138 细蛾科种类的成虫与脉相
菜蛾
细蛾科
苹果潜皮蛾
潜蛾科
桔潜蛾
苹果细蛾
桃潜蛾
图139 潜蛾科种类的成虫与脉相
苹果潜蛾
举肢蛾科
图140 细蛾科和潜蛾科种类的幼虫和蛹
图141 核桃举肢蛾的成虫
核桃举肢蛾
图142 小蛾类休息时的姿态
鳞翅目成虫常见科检索表
鳞翅目幼虫常见科检索表
鳞翅目蛹常见科检索表
目的一般特征
图143 膜翅目体躯结构特征
膜翅目
麦叶蜂
植食蜂类
日本菜叶蜂
图144 膜翅目胸腹部的联接
叶蜂科
黄翅菜叶蜂
图146 植食蜂类的幼虫
图145 植食蜂类的成虫
梨实蜂
茎蜂科
梨茎蜂
寄生蜂类
图147 叶蜂科的脉相
图148 寄生蜂类的成虫
姬蜂科
小茧蜂科
粉蝶绒茧蜂、夜蛾绒茧蜂、稻螟茧蜂、天牛茧蜂、蚜茧蜂、麦蚜茧蜂
粉蝶粗腿小蜂、跳小蜂、盾蚧小蜂、瘿蚊寡节小蜂、潜蝇寡节小蜂、赤眼卵蜂
小蜂科
姬蜂、细腰姬蜂、稻螟饴姬蜂、蠹心蛾饴寄蜂、黄口饴姬蜂、二点饴姬蜂、黄姬蜂、蝶姬蜂
图149 肉食蜂类的成虫
细蜂科
瘿蚊广腰细蜂
膜翅目成虫常见科检索表
其他蜂类
蚁科、金蜂科、土蜂科、蛛蜂科、泥蜂科、蜾赢科、蜜蜂科:中国蜜蜂、意大利蜜蜂
瘿蚊科
双翅目
目的一般特征
农业上有害的科
图150 两种小麦吸浆虫的成虫
稻瘿蚊、花蕾蛆、麦红吸浆虫、麦黄吸浆虫
图151 两种小麦吸浆虫成虫特征比较
实蝇科
图152 两种小麦吸浆虫幼虫特征比较
图153 实蝇科的代表:柑桔大实蝇
柑桔大实蝇
豌豆潜叶蝇
图154 潜蝇科重要害虫的成虫与脉相
大豆杆潜蝇
小麦潜叶蝇
潜蝇科
小麦黑潜蝇
稻小杆蝇
麦杆蝇
图155 杆蝇科重要害虫的成虫
杆蝇科
水绳科
大麦水蝇
稻水蝇
图156 水蝇科成幼虫的特征
图157 四种种蝇成虫特征比较
种蝇科
图158 四种种蝇幼虫特征比较
葱蝇
萝卜蝇
种蝇
小萝卜蝇
农业上有益的科
食蚜蝇科
食蚜蝇、小食蚜蝇、细腰食蚜蝇
图159 食蚜蝇科和寄蝇科成虫
寄蝇科
盗虻科
蜂虻科
双翅目成虫常见科检索表
稻苞虫寄蝇、地老虎寄蝇、家蚕追寄蝇、粘虫寄蝇、松毛虫寄蝇
目的一般特征
图160 同翅目昆虫口器(以蚱蝉为例)
同翅目
图161 同翅目昆虫泸室的构造
同翅目常见科检索表
蚱蝉、蟪蛄、蛁蟟
蝉类
蝉科
图162 蝉科种类的成虫和若虫
沫蝉科
稻沫蝉
白带沫蝉
蜡蝉科
图163 沫蝉科种类的成虫和若虫
图164 蜡蝉科种类的成虫
斑衣
图165 飞虱科的代表:稻灰飞虱
象蜡蝉
飞虱叶蝉类
飞虱科
图166 三种稻飞虱雄性成虫特征对比
叶蝉科
图167 叶蝉科的代表:大青叶蝉
稻灰飞虱、白背飞虱、褐飞虱、绿飞虱
叶蝉亚科:大青叶蝉
稻斑叶蝉
葡萄叶蝉
黑尾叶蝉
电光叶蝉
长头叶蝉亚科:稻白斑叶蝉
小叶蝉亚科:棉叶蝉
桃叶蝉
白翅叶蝉
图168 叶蝉科常见的农业害虫种类
蚜科
图169 蚜科的特征(以桃蚜为例)
蚜虫、木虱类
图170 蚜科的多型性(以棉蚜为例)
图171 蚜科的重要种类(一)
苜蓿蚜
图172 蚜科的重要种类(二)
桃蚜
桃疣蚜
图173 蚜科的重要种类(三)
豌豆蚜
桃粉蚜
菜蚜
麦长管蚜
苹果蚜
麦二叉蚜
棉蚜
杏缢管蚜
梨二叉蚜
木虱科
图174 木虱科特征(以梨木虱为例)
梨木虱
图175 介壳虫的生活史(以透明蚧为例)
介壳虫、粉虱类
介壳虫科(蚧科)
介壳虫分亚科检索表
吹绵蚧
绵蚧亚科:珠绵蚧
草履蚧
图176 绵蚧亚科的重要种类
图177 粉蚧亚科的代表:桔粉蚧
粉蚧亚科:桔小粉蚧
桔粉蚧
网目蚧
角蜡蚧
图178 蚧亚科的重要种类
蚧亚科:杏球蚧
桃球蚧
朝鲜球蚧
盾蚧亚科:矢尖蚧
图179 盾蚧亚科的重要种类(一)
透明蚧(椰园蚧),
桑盾蚧
桔红园蚧
图180 盾蚧亚科的重要种类(二)
图181 盾蚧亚科的重要种类(三)
图182 粉虱科的重要种类
粉虱科
桔黄园蚧
桔黑刺粉虱
桔黑粉虱、桔绿粉虱、桔长粉虱
图183 半翅目的形态特征(以茶翅蝽为例)
目的一般特征
半翅目
黄褐蝽
图184 半翅目一些常见科的翅
农业上重要的科和种
蝽科
黄霜蝽
图185 蝽科的重要种类
地蝽
云南菜蝽
二星蝽
茶翅蝽
图186 缘蝽科的重要种类
菜蝽
赤条蝽
缘蝽科
长蝽科
“天狗蝇”
网蝽科
高粱长蝽
盲蝽科
粟小缘蝽
图187 长蝽科的代表:高粱长蝽
稻蜘缘蝽、豆蜘缘蝽、针缘蝽
梨网蝽
图188 网蝽科的代表:梨网蝽
图189 盲蝽科的重要种类
三点盲蝽、中黑盲蝽、苜蓿盲蝽、绿盲蝽、牧草盲蝽
半翅目分科检索表
花蝽科、姬猎蝽科、猎蝽科
图190 捕食性的蝽类
缨翅目
目的一般特征
缨翅目分科检索表
姬麦蓟马
麦蓟马
农业上重要的科和种
皮蓟马科
图191 缨翅目的农业种类及其特征
中华蓟马
蓟马科
玉米蓟马
温室蓟马
纹蓟马
纹蓟马科
烟蓟马
图192 螨类口器的类型
蜱螨目
螨类与昆虫的区别
蜱螨目的特征
图193 螨类体躯分段与叶螨体毛的名称
棉花红蜘蛛
叶螨科
图194 棉花红蜘蛛的生活史
为害农作物及果树的螨类
图195 叶螨科的重要农业种类
山楂红蜘蛛
苜蓿红蜘蛛
苹果红蜘蛛
疣皮红蜘蛛、六点黄蜘蛛
走螨科
葡萄壁虱
图196 走螨科与叶瘿螨科的农业种类
麦圆红蜘蛛
柑桔疣壁虱
叶瘿螨科
梨潜叶壁虱、禾谷类壁虱
陕西常见螨类农业害虫检索表
柑桔锈壁虱
仓库螨类
粉螨、卡氏长螨
粉螨科
毛螨科
肉食螨科
普通毛螨
普通肉食螨、桔色触肢螨、三疣单梳螨
图197 仓库重要螨类
恙螨科
虱形壁虱
陕西常见仓库螨类检索表
第四章 农业昆虫与环境条件
构成环境条件的生态因子分类
气象因子
温度
虫体热力的获得、散失和调节
昆虫对温度的一般反应
温度与昆虫的生长发育速度
图198 温带地区昆虫对温度的反应与温区的划分
图199 粘虫卵发育与温度的关系
有效积温法则
图200 苜蓿盲蝽卵发育与温度的关系
有效积温法则的应用
温度与昆虫生殖的关系
图201 温度对麦二叉蚜生殖力的影响
低温对昆虫的致死作用及昆虫的耐寒性
体液的冰冻和结晶是低温致死的主要原因
昆虫耐寒性与过冷却的关系
图202 温度与昆虫状态的关系
昆虫耐寒性的变化
湿度
虫体水分的获得、散失和调节 
昆虫对低温的适应
昆虫对湿度的反应
湿度对昆虫的影响
温湿度的综合作用
温湿度系数及其应用
气候图及其应用
图203 武功地区1962—1971年气候图

图204 人和蜜蜂视觉对于不同光线识别能力的比较
图205 北半球不同纬度地区日照长度的年变
光和昆虫的昼夜活动节律
光周期与昆虫的季节发育
冬眠的不同状态——停育和滞育
引起滞育的主导因素——光周期变化
滞育严格的不同程度——专性滞育与兼性滞育
图206 几种短日照滞育型昆虫的光周期反应
对光周期反应的不同类型——短日照滞育型与长日照滞育型
滞育虫期与感受光周期作用的虫期
图207 长日照滞育型昆虫——二化性家蚕的光周期反应
图208 棉铃虫蛹发育不同阶段形态比较
温度、湿度与食料对昆虫滞育的影响
昆虫对光周期反应的地理适应性
图209 棉铃虫幼虫在25℃条件下取食不同食料对光周期反应的影响
滞育的解除与昆虫的复苏
滞育在调协昆虫年生活史和对保存种族的意义
图211 温度与处理天数对家蚕滞育卵复苏速率的影响
图210 不同温度对梨剑纹夜蛾临界光周期的影响
土壤因子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土壤机械组成
土壤化学特性
生物群落的基础——食物链
食物因子
植食性昆虫的食性特化现象
图212 棉田食物链
食料植物选择的链锁反应与植物抗虫性机制
图213 植物抗虫性机制与昆虫选食链锁反应的关系
食物对昆虫生长发育和生殖力的影响
麦长腿红蜘蛛
农业害虫的寄主转移与取食条件化
昆虫的细菌病害
昆虫的致病微生物
害虫食性研究的实践意义
天敌因子
昆虫的病毒病害
有益昆虫
捕食性昆虫
昆虫的真菌病害
寄生性昆虫
其他有益动物
人类活动对昆虫的影响
改变一个地区昆虫种的组成相
改变昆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环境条件
直接消灭害虫
第五章 农业害虫的调查统计
农业害虫调查统计的目的内容
田间调查的取样方法
图214 田间调查各种取样方式示意图
图215 昆虫在田间分布型示意图
三种主要分布型的性质和特点
调查统计单位
调查资料的计算和整理
算术平均数计算法
平均数的加权计算法
损失估计计算方法
被害或有虫百分率的计算
第六章 农业害虫的预测预报
利用期距预测
发生期预测
图216 三化螟第一代化蛹与羽化进度期距图
利用有效积温预测
利用物候预测
发生量预测
扩散蔓延预测
学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