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测验学 上
年份: 1953
作者: В.Д.贝可夫著;刘贤通等译
出版: 商务印书馆
页数: 281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第一篇 水文测验工作的组织
--
第一章 绪论
--
1 水文测验学的目的与任务 水文测验学与水文学的关系
--
2 水文测验对国民经济的意义
--
3 苏联水文与水文测验工作发展简史
--
第二章 苏联水文站与水位站网的组织
--
4 苏联水文气象业务
--
5 水文站和水位站网的组织与设置的基本原则
--
6 水文站与水位站的分类
--
7 水文站与水位站的号码组织
--
8 水位的基本概念
--
第三章 水位与水位观测的基本概念
第二篇 水位研究
--
9 观测目的与任务
--
10 测站上的设置原则·读数与高程的系统
--
第四章 水尺的种类与构造
--
11 水尺的分类
--
12 直接水尺
--
13 桩志水尺
--
14 混合水尺
--
15 传达式水尺
--
16 自动水尺
--
17 主要几种自记水位计
--
18 自记水位计设置法
--
19 湖上水尺的设置特点
--
20 观测地下水位的水尺
--
21 观测沼泽土壤水位的组织的特点
--
22 比降水尺
--
23 流动水尺
--
24 记录最大水位与最小水位的仪器
--
25 精密计算测站水位的设备
--
26 测站水准标点
--
第五章 水文站与水位站的组织
--
27 测量河段与设站地址的选择
--
28 测站的设计、设置与设备
--
30 测站的设立、保养、修理、检查、迁移与撤除
--
29 观测员的雇用与训练
--
第六章 测站观测工作的内容,观测的时间与记载
--
31 观测工作的内容与观测的时间
--
32 水位观测
--
33 水温与气温观测
--
34 照准观测
--
35 冰、冰上雪与屑冰的厚度
--
36 河底冰的观测
--
37 绘制冰情图
--
38 测站的报导工作
--
第七章 水位观测的校正
--
39 野外观测记录簿的校正与水位年表的编制
--
40 自记仪器纸带的校正
--
41 水位的特别校正
--
42 水温与气温测量的校正
--
43 冰、冰上雪与屑冰厚度测量的校正
第三篇 水深测量
--
第八章 测深仪器与设备
--
44 测深工作的目的与任务
--
45 测深仪器的分类
--
46 最普通的测深仪器(测深杆与手用测深锤)
--
47 机械式测深仪器
--
48 回声测深仪器
--
49 自记测深仪器——断面记录仪
--
50 测量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
第九章 测量工作的实施
--
51 测量工作的进行
--
第十章 测量资料的校正
--
52 测量记录簿的校正
--
53 河道断面图及其特性
--
54 河槽以同深线与等高线绘制的平面图
--
55 湖泊测量的校正
第四篇 流速与流向测量
--
第十一章 明渠中的流速
--
56 流速概述
--
57 河道中流速的分布
--
59 浮标
--
第十二章 测量流速的仪器
--
58 测量流速仪器的分类
--
60 水压测速仪
--
61 泥沙采样器
--
62 流速仪·概说
--
63 流速仪的主要部份
--
64 主要几种水文测验流速仪
--
65 研究流向的仪器
--
66 用流速仪工作所需的附属工具
--
67 保养流速仪的主要指示
--
68 水文测验仪器的试验
--
69 用浮标在河流上研究流向
--
第十三章 水流的观测
--
70 湖上与海上的水面水流的研究
--
71 用流速仪与双线垂物研究流向
第五篇 流量的确定
--
第十四章 流量研究工作的组织
--
72 确定流量工作的内容与任务
--
73 确定流量的方法
--
74 组织测量流量工作的内容
--
75 水文测验断面的敷设法
--
76 水文测验断面上工具的配置
--
77 断面上流速垂线的决定与志明
--
78 用水面浮标测流量
--
第十五章 浮标测流量法
--
79 用斜网法测流量
--
80 用浮杆与求积浮标测流量
--
第十六章 流速仪确定流量法
--
81 用流速仪确定流量的各法
--
82 垂线上测量流速的方法
--
83 在各点观测延续的时间
--
84 用流速仪确定流量工作的组织与次序
--
85 在有潮汐的河段上确定流量
--
86 在被控制的河床中确定流量
--
87 在潜水堰处确定流量
--
88 自记流量计的构造
--
第十七章 用泥沙采样器、水文测验管、容量法与溶液法确定流量
--
89 用泥沙采样器确定流量
--
90 用毕托——达尔西管确定流量
--
91 用容量法确定流量
--
92 用溶液法确定流量
--
第十八章 用水力法确定流量
--
93 用锐缘堰与水文测验槽确定流量
--
94 沿有效浸水断面面积与纵向比降计算流量
--
第十九章 地下水的水文测验
--
95 地下水流速与流量的确定
--
第二十章 计算用浮标所测的流量
--
96 流量计算概说
第六篇 流量计算
--
97 计算用水面浮标所测的流量
--
98 计算用求积浮标与测竿所测的流量
--
第二十一章 计算用流速仪与其他仪器所测的流量
--
99 垂线上平均流速的计算
--
100 流量计算
--
101 潮水河段测定流量的计算
--
102 计算用泥沙采样器或毕托——达尔西管所测得的流量
第七篇 水位~流量关系的确定与径流统计
--
第二十二章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绘制
--
103 概说
--
105 不稳定河床时流量曲线的绘制
--
104 稳定河床无壅水时流量曲线的绘制
--
106 比降变动时流量曲线的绘制
--
107 覆冰时期绘制曲线与计算流量
--
108 流量曲线的延长法
--
109 流量曲线的分析公式
--
110 编制计算表与检定已知关系
--
第二十三章 径流计算
--
111 每秒径流的计算
--
112 径流各种特性的计算
第八篇 固体径流与河床质的研究
--
第二十四章 固体径流研究概说
--
113 研究固体径流的内容与性质
--
115 取含沙水样的仪器
--
第二十五章 悬移质的研究
--
114 悬移质式样的一般资料
--
第二十六章 输沙量的测定与计算
--
116 概说
--
117 用详细法测定输沙量
--
118 总和法测定输沙量
--
119 求积法测定输沙量
--
120 汲取一次用含沙水样
--
121 输沙量计算
--
第二十七章 半悬移质的研究
--
122 近底层泥沙概说
--
123 计算半悬移质的仪器
--
125 悬移质径流统计、计算逐日输沙量
--
124 半悬移质的观测与输沙量计算
--
第二十八章 推移(河底)质的研究
--
126 推移质性质概说
--
127 研究推移(河底)质的仪器
--
128 推移(河底)质输沙量的测定与计算
--
第二十九章 河床质的研究
--
129 河床质的研究概说
--
130 河床质取样的仪器
--
131 研究河床变形的方法的一般概念
--
第三十章 溶解质径流的研究
--
132 水的化学成份的性质及其研究的方法
--
133 取水样的仪器
--
134 取水样以作化学分析
--
135 溶解质输送量的计算与化学径流的统计
--
第三十一章 泥沙与河底沉淀物的水样的实验室研究工作
--
136 实验室工作概说
--
137 水样中泥沙量的确定
--
138 泥沙与河底沉淀物的颗粒(机械)的分析
--
139 润湿水份的确定与水样的化学准备
--
140 泥沙的比重与容量的确定
第九篇 特殊的观测
--
第三十二章 确定水的物理特性
--
141 水温的测量
--
142 确定水色、透明度与比重
--
143 水面蒸发的观测
--
第三十三章 波动观测
--
144 观测的内容与任务
--
145 观测波动的仪器
--
第三十四章 冰的观测
--
146 观测冰的内容与任务
--
147 冰的固定观测与研究
--
148 冰的勘查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