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哲学语录选编

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哲学语录选编

年份: 1972

作者: 金华地区师范专科学校政治课教研组编辑

出版: 金华地区师范专科学校政治课教研组

页数: 218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一)哲学上的两条路线斗争
(二)哲学上的党派斗争是社会上阶级斗争的表现
(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最锐利的武器
(四)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论
(一)物质和意识
①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②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③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
(二)实践和认识
①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
②物质可以转化为意识,观念的东西可以转化为实在的东西
③认识的辩证过程:具体—抽象—具体
④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
(三)真理
①客观真理
②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
③真理和错误
(四)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
(五)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批判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二、唯物辩证法
(一)两种发展观
①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②事物的普遍联系
③运动的绝对性、静止的相对性;物质的运动形式和科学分类
④规律。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二)对立统一规律
①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②简单的机械位移包含着矛盾,物质的更高级的运动形式更加包含着矛盾
③个别与一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④链与环。掌握主要环节
⑤同一和对立
⑥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
(三)量变和质变
①质、量、度
②量转化为质,质转化为量
(四)肯定和否定
①辩证的否定;批判和继承
②否定的否定;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③新生事物不可战胜
(五)唯物辩证法的范畴
①现象和本质
②形式和内容
③局部和全局
④原因和结果
⑤偶然和必然
⑥可能和现实
⑦自由和必然
历史唯物主义
(一)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应用于研究社会生活
(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③正确处理政治和经济的辩证关系,批判反动的唯生产力论
(五)阶级和阶级斗争
①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②人类的全部历史(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以来)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③阶级斗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
④坚持无产阶级的阶级论,批判地主资产阶级的人性论
(六)国家与革命
①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
②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③暴力革命是一般规律
④无产阶级应当打碎旧的国家机器而不只是简单地夺取这个机器
⑤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
⑥战争是政策的继续
(七)无产阶级专政和共产党
①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②无产阶级专政不是阶级斗争的结束,而是阶级斗争在新形式中的继续
③无产阶级专政对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整个历史时期都是必要的
④无产阶级专政对无产者和一般劳动人民是民主,对资产阶级是专政
⑤无产阶级专政必须由共产党领导
⑥正确的路线是首要的事情
(八)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无产阶级领袖的作用
③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