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工运动简史  1919-1926

中国职工运动简史 1919-1926

年份: 1949

作者: 邓中夏著

出版: 北京:人民出版社

页数: 274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目录

第一章 原始的职工运动
-- 中国劳动者的旧式组织
-- 最早的罢工
-- 辛亥革命後与职工运动有关的政治派别
-- 欧战後自发的罢工斗争
-- 「五四」运动中的爱国罢工
-- 南方工会的发生
第二章 职工运动黎明期
-- 世界革命高潮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中国共产党做职工运动的起点
--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成立
-- 罢工运动之蔓延
-- 罢工运动中最早的思想斗争
第三章 中国第一次罢工的高潮
-- 高潮的总形势
-- 海员罢工潮
-- 铁路罢工潮
-- 矿山罢工潮
-- 武汉罢工潮
-- 湖南罢工潮
-- 上海罢工潮
-- 广东罢工潮
--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罢工高潮中的领导作用
-- 两大地方组合与两大产业组合
-- 工会组织的内容
-- 工会与党
第四章 香港海员大罢工
-- 海员的生活状况
-- 罢工的准备及其爆发
-- 香港政府的恐慌
-- 香港运输工人同情罢工
-- 调停与破裂
-- 双方的鏖战
-- 香港全市工人同情总罢工
-- 沙田惨杀
-- 罢工海员的精神及其生活
-- 外界的援助
-- 香港政府的日暮途穷
-- 罢工的解决
-- 庆祝罢工胜利
-- 这次罢工的教训
-- 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之召集
第五章 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及劳动立法运动
-- 大会情形
-- 大会决议案
-- 这次大会的成功
-- 劳动立法运动
-- 劳动法大纲
-- 劳动立法运动之扩大及其影响
-- 开滦矿工的生活状况
第六章 开滦五矿大罢工
-- 罢工的爆发
-- 矿局门首的喋血
-- 罢工工人的坚持
-- 最後的失败
-- 这次罢工的教训
第七章 京汉路大罢工——「二七」惨杀
-- 总工会筹备的经过
-- 军阀吴佩孚的处心积虑
-- 总工会成立大会的前夜
-- 悲壮激昂的大会
-- 总罢工之决定及其宣言与要求
-- 总罢工的经过
-- 「二七」惨杀
-- 惨杀以後
-- 各路及各地工会的援助
-- 这次罢工的教训
-- 「二七」失败後之残破局面
第八章 职工运动消沉期
-- 硕果仅存的安源工会
-- 共产党内的取消主义倾向
-- 国民党的改组及其工人政策
-- 全国铁路总工会的成立与挫折
-- 流氓工会的招摇
-- 困苦艰难中的工会工作
-- 职工运动之转机——沙面罢工
第九章 职工运动复兴期
-- 北京政变
-- 恢复工会运动
-- 罢工斗争蜂起
-- 国民会议运动与工人阶级
第十章 上海日本纱厂大罢工(附青岛日本纱厂大罢工)
-- 日本在华的纺织业
-- 日本资本家对於中国工人的压迫
-- 罢工的爆发
-- 罢工的蔓延
-- 日本帝国主义的胆战心惊
-- 罢工的战术
-- 调停与解决
-- 「五卅」事件的导火线
-- 青岛日本纱厂罢工
第十一章 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成立
-- 大会的发起与召集
-- 空前的工农兵大联合的示威与会议
-- 大会的经过
-- 工人阶级与政治斗争的决议案
-- 经济斗争决议案
-- 组织问题决议案
-- 工农联合的决议案
-- 铲除工贼的决议案
-- 组织中华全国总工会
-- 加入赤色职工国际
-- 大会宣言
-- 这次大会的历史价值
第十二章 「五卅」运动
-- 中国大革命高潮之到来
-- 「五卅」屠杀的直接导火线
-- 血肉横飞的「五卅」屠杀
-- 霹雳一声的罢工罢市罢课
-- 上海总工会乘时崛起
-- 帝国主义继续屠杀
-- 反抗运动继续飞涨
-- 全国各地的狂?运动
-- 帝国主义者的策略
-- 资产阶级的妥协与反动
-- 小资产阶级的动摇
-- 罢工策略的变更
-- 经济斗争与局部解决
-- 帝国主义军阀资产阶级工贼之联合进攻——上海总工会的被封
-- 戴季陶主义之出现
-- 此次运动中的教训
第十三章 省港大罢工
-- 罢工的准备
-- 罢工的爆发
-- 沙基惨杀
-- 罢工工人的组织
-- 封锁香港
-- 香港经济上的空前损失
-- 国民政府的成立
-- 罢工的中心策略
-- 工商联合
-- 国民党与这次罢工
-- 香港帝国主义态度的变化与广东政局
-- 罢工与北伐
-- 中英谈判
-- 取消对香港的封锁
-- 这次罢工的意义与教训
-- 附录 邓中夏同志传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