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生产力之研究:国防经济的借镜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生产力之研究:国防经济的借镜

年份: 1946

作者: 陈浴新著

出版: 星云书屋

页数: 480

格式:PDF


费用:15 元

加入购物车

加购物车免费试读


目录

导论
-- (一)经济与军事的关系
-- 后记
附表索引
-- 美国国土面积及人口
顾序
-- 主要农产食粮及饲料输出入额
-- 谷类的收获及需给量
-- 甘蔗及甜菜收获量
-- 砂糖的需给量
-- 砂糖的输入量
-- 古巴及属领产糖量
-- (二)国防的经济与经济的国防
-- 主要果蔬收获额
-- 果实生产及输出入额
-- 农场家畜头数
-- 肉类生产量
-- 肉类消费及输出入量
-- 乳及乳制品生产量
-- 食粮生产量与需要量
-- (三)生产力的构成和发展
-- 主要动力供给量
-- 煤炭及焦炭生产与输出入量
-- 原油埋藏量及生产量
-- 原油生产及输出入量
-- 石油制品的生产与需给状况
-- 送入制油工厂的原油量
-- 油槽船的数量
-- (四)美国生产力丰盈的特征
-- 发电设备能力与电力生产量
-- 电力贩卖量
-- 电气事业地域的分布
-- 原料及半制品输出入金额
-- 棉花及烟草的需给
-- 木材、木制品及木材纸粕的需给
-- 主要矿产原料生产量
-- (一)疆土和人口
第一章 美国国土与资源
-- 锰矿的输入量
-- 疆土的优越条件
-- 锰矿的消费量
-- 铬矿生产及输入量
-- 钨矿生产及输入量
-- 人口的增进和颁布
-- 锡矿生产及需给量
-- 世界镍主要国生产量
-- 美国镍生产及输出入量
-- 农业生产与食粮的关系
-- (二)食粮
-- 锑供给量
-- 主要的农产量
-- 锑输入量
-- 云母输入量
-- 叶片状云母消费量
-- ?丝输入量
-- 规那输入量
-- 家畜肉类及乳制品的产量
-- 鱼类水产
-- 生产及输入量
-- 人造食料
-- 羊毛生产及需给量
-- 动力使用
-- (三)燃料和动力
-- 羊毛输入量
-- 美、英、德、日织业与产业人口
-- 煤炭
-- 美国职业人口及其百分比
-- 职业人口年龄统计
-- 主要职业就业人数
-- 各国人口每人主要物资生产量
-- 矿油
-- 制造工业的劳动时间与工资
-- 劳动团体的现状
-- 职业人口构成的推移
-- 电力
-- 国民所得额
-- 各种产业的生产额
-- 各地域职业人口与产业生产数
-- 农业人口、农场及农业投资
-- 农场数及农场面积
-- (四)原料
-- 美国一般的原料
-- 各地方农场规模及机械化农场之比较
-- 经营者区别、农场数及其面积百分比
-- 主要工业的推移
-- 在战略上或紧急时所需的资材
-- 工业生产指数
-- 职工数区别的工业经营
-- 战略资材
-- 经营规模区别的工业生产额
-- 主要工业生产公司的概况
-- 职工每人生产量并动力使用的推移
-- 全美制造工业纯益率的推移
-- 工业生产、原材料使用额并工资支付额
-- 美、英、德世界贸易地位百分比
-- 美国主要产业生产额与商品输出额
-- 美国对东亚美洲的贸易状况
-- 美国对外贸易的趋势
-- 对东亚方面的主要输入商品
-- 紧急资材
-- 东亚各国贸易中之美国的地位
-- 对美洲方面的主要输出入商品
-- 中南美各国贸易中之美国的地位
-- 军需关系工业75种的经营规模并生产额
-- 各区域铁矿石生产量
-- 焦炭生产量
-- 屑铁消费量
-- 屑铁输出量
-- 铣铁生产能力及生产量
-- 钢块生产能力扩张计划
-- 钢块生产量
-- 各部门钢消费量
-- 美国战前海军势力
-- (一)产业人口与劳动力
第二章 美国的人的资源
-- 美国造船计划
-- 工作机械有关工业的生产状况
-- 劳动力资源的概况
-- 光学工业生产额
-- 铁道经营里程
-- 就业与失业的状况
-- 铁道机关车及货车数
-- 铁道运载货物状况
-- 生产劳力与兵力动员的相互关系
-- 汽车登记数
-- 国内水路货物贸易量
-- (二)劳动力的特征
-- 各河川运河的货物贸易量
-- 战前船舶的趋势
-- 生产能率
-- 对外贸易出入船舶中本国船所占的成数
-- 劳动条件
-- 各国在美贸易的船舶出入吨数
-- 劳动组织
-- 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所拥有的船舶量
-- 联邦政府财政
-- (三)战时劳动需给与调整
-- 各职业国民所得
-- 战争与劳动力的需给
-- 捐税负担状态
-- 劳动力的转换集中
-- 国债及政府证券的分布情形
-- 各种设备资金支出额
-- 劳动力的积极供给
-- 制造工业设备资金支出额
-- 全国银行的贷出及投资额
-- 劳动强化与劳动安全
-- 主要都市的有关国防融资额
-- 物价及通货流通额的转移
-- 国债及政府保证公债的保有分布
第三章 美国的产业与贸易
-- (一)产业的构成及其特征
-- (二)农业的构造与对工业的关系
-- 农业的基础构造
-- 农业与工业的关系
-- (三)工业的发展及其构造的变化
-- 工业发展的实质
-- 工业机械化的效果
-- (四)对外贸易的构成和现状
-- 贸易的发展及其重要性
-- 贸易的种类与地域
-- 对东亚的贸易关系
-- 对美洲的贸易关系
-- 租借法案给予输出入的影响
第四章 美国的军需工业
-- (一)军需工业的构成
-- (二)钢铁业
-- 钢铁原料的供给
-- 铣铁
--
-- (三)造船业
-- 建舰计划的推行
-- 造船的演进
-- 造船的机构和潜能
-- 困难的克服
-- (四)飞机工业
-- 美国飞机工业发展的诸阶段
-- 飞机生产的方式与实绩
-- 造机工厂面积的扩大
-- 飞机种类及性能
-- 飞机工厂与生产设备的扩充
-- 引擎的增产计划
-- 造机资材与机械的供给
-- (五)机械工具工业
-- 机械工具的生产概况
-- 机械工具的资材及制造
-- 机械工具的增产措施
-- (六)光学工业
-- 光学工业和国防
-- 光学工业的生产
-- 光学工业的问题
-- 化学工业的成长
-- (七)化学工业
-- 火药与炸药
-- 毒气与烧夷剂
-- 坦克产量与构造
-- (八)坦克工业
-- 坦克与性能
-- (九)原子炸弹
-- 原子的作用
-- 原子弹的出现
-- (十)枪炮
-- 枪炮的增产
-- 火器的效能及特征
第五章 美国的输送力
-- (一)一般运输的动态
-- (二)陆运
-- 铁道的运输
-- 汽车的运输
-- (三)水运
-- 内河航运
-- 海洋航运
-- 航运力的发展
-- 海运政策
-- (四)空运
-- 民用航空
-- 军事运输
-- (五)输油管
第六章 美国战时统制经济
-- (一)战时统制经济的发展
-- (二)战时统制经济的组织
-- 战时一般政策的决定与调整的机构
-- 促进战时生产的机构
-- 管制物价与通货膨胀的机构
-- 统制劳动力的机构
-- 保障战时社会福利的机构
-- 实施经济作战的机构
-- 其他主要的战时统制机构
-- (三)战时统制经济的主要措施
-- (一)国防需要与财政负担
-- 国家财政的膨胀
第七章 美国战时财政金融
-- 军费与国民所得
-- (二)金融现势及主要策略
-- 战时金融的动态
-- 生产资金的运用
-- 战时金融组织的机能
-- (三)通货膨胀及其对策
-- 通货膨胀的趋势
-- 统制物价的全面斗争
-- 吸引购买力
结论 从美国有中国
-- (一)他山之石
-- (二)反求诸己
-- (三)迎头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