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学 专门水文地质学部分 下
年份: 1961
作者: 宣化地质学校编
出版: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页数: 128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目录
第四篇 矿区水文地质勘察
--
绪论
--
第一章 矿床充水的因素
--
1. 矿床充水的自然因素
--
一、大气降水
--
二、地形
--
三、地表水
--
四、构造
--
五、岩石性质
--
2. 矿坑充水的人为因素
--
一、旧坑道 (老窑)
--
二、坑道的类型
--
三、顶板的陷落
--
四、探勘贴孔
--
1. 中国固体矿床水文地质分类的原则及初步方案
--
第二章 矿床水文地质分类
--
2. 各种矿床水文地质类型的特征
--
一、充水岩层以坚硬裂隙岩层为主的矿床
--
二、弃水岩层以疏松未胶结和半胶结的岩层为主的矿床
--
三、充水岩层以喀斯特化岩层为主的矿床
--
四、充水岩层以坚硬裂隙和喀斯特化岩层为主、并为厚的疏松含水岩层复盖的矿床
--
五、产于多年冻土层的矿床
--
第三章 矿床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
1. 概述
--
一、研究矿床地下水化学成分的目的
--
二、矿床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的一般规律
--
2. 几种类型矿床地下水化学成分的特征
--
一、硫化物矿床中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
二、煤矿床中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
三、其它几种矿床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
二、不同矿床储量级别和勘探阶段,对矿区水文地质调查的要求和工作内容
--
一、矿区水文地质勘察的目的和一般要求
--
第四章 勘探矿床时的水文地质勘察
--
1. 矿区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一般要求和内容
--
2. 矿区水文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
--
一、水文地质测绘
--
二、水文地质勘探
--
三、水文地质试验
--
四、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
--
3. 我国几种矿床水文地质类型勘探工作的实例
--
第五章 坑道涌水量的计算
--
1. 概述
--
2. 垂直井筒涌水量的计算
--
3. 坑道涌水量的计算
--
一、水文地质比拟法
--
二、“大井”法
--
三、辐射水流法
--
四、水均衡法
--
第六章 开采矿床时与地下水进行斗争的方法和矿床开采过程中的水文地质工作
--
1. 矿坑疏干原则及疏干的基本方法
--
2. 矿坑疏干方法简述
--
一、掘进井筒时的疏干方法
--
二、采矿场地表水的疏干
--
三、开采矿产时地下坑道的疏干方法
--
3. 矿床开采过程中的水文地质工作
--
一、井下水文地质测绘(量)
--
二、矿井涌水量的观测
--
三、水位、水温、水化学成分的观测
--
四、坑道顶底板岩层稳定性的观测
--
五、观测资料的整理
--
第七章 资料整理和报告书的编写
--
2. 报告书的编写
--
1. 资料整理
第五篇 矿水水文地质勘察
--
第一章 绪论
--
1. 矿水的概念
--
2. 矿水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
3. 研究矿水的任务
--
第二章 矿水的物理化学特征
--
1. 矿水的化学成份
--
2. 矿水的气体成分
--
3. 矿水的温度
--
第三章 矿水的形成条件及矿泉在我国的分布与利用情况
--
1. 矿水形成的地质条件
--
2. 各种矿水类型的特征
--
2. 矿水水文地质调查的内容
--
1. 矿水调查的目的与任务
--
第四章 矿水的调查
--
3. 矿水的引水工程及卫生防护带的确定
第六篇 水文地球化学调查
--
第一章 水化学找矿
--
1. 水化学找矿的一般概念及其基本原理和运用条件
--
2. 金属矿床的水文地球化学
--
一、决定水中矿物组份含量的主要因素
--
二、几种主要金属元素的水化学特征
--
3. 水化学找矿的工作内容和方法
--
一、野外调查的准备工作
--
二、野外调查工作
--
三、室内整理工作
--
第二章 放射性水文地质勘察
--
1. 关于放射性元素的一般知识
--
二、几种主要放射性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
--
三、放射性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
--
2. 放射性元素在水中的富集条件
--
一、岩石中放射性元素的含量及存?形式
--
一、放射性的基本概念
--
二、形成放射性水的水文地质条件
--
三、岩石及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
四、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电化学性质
--
3. 放射性水文地质调查
--
一、调查及找矿方法的依据
--
二、调查的阶段及任务
--
三、顺便普查的放射性水文地质调查
--
四、野外放射性水文地质调查
--
五、室内工作
--
第三章 油田水文地质勘察
--
1. 概述
--
一、油田水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
2. 油田水的埋藏条件
--
二、石油矿床的类型
--
3. 石油矿床的充水
--
一、边缘水的充入
--
二、底部水的充入
--
三、下部水和上部水的充入
--
四、构造水的充入
--
4. 防止石油矿床充水的措施及人工外围充水法
--
一、防止产油井充水的方法
--
二、人工外围充水法
--
5. 油田水的水文地球化学
--
一、油田水化学成分的形成及其特征
--
二、预测含油气性的水化学标志
--
6. 油田水文地质工作
--
一、石油普查阶段的水文地质工作
--
二、石油勘探阶段的水文地质工作
--
三、石油开采阶段的水文地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