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地理讲座
年份: 1948
作者: 胡明编著
出版: 光华出版社
页数: 397
出版地:
中图分类: F119.9
拼音题名:
载体形态: 2册(380页)
格式:PDF
2册 全部加入购物车
第1卷
页数: 193
费用:3 元
加入购物车
目录
第一篇 世界经济地理总论
第一章 我们的世界
地球
人类
第二章 三洋与两极
第一节 太平洋
自然环境
经济政治概要
太平洋问题
第二节 大西洋
自然环境
经济政治纲要
第三节 印度洋
自然环境
经济政治纲要
第四节 北极区域
自然环境
北极探险
第五节 南极区域
自然环境
南极探险与国际争夺
第三章 大陆的分野
第一节 亚细亚洲
地文志
人种志
经济志
第二节 亚美利加洲
地文志
人种志
经济志
第三节 澳大利亚洲
地文志
人种志
经济志
第四节 阿非利加洲
地文志
人种志
经济志
第五节 欧罗巴洲
地文志
人种志
经济志
第四章 世界的分割
帝国主义时代以前的殖民地侵夺
帝国主义时代的殖民地侵夺
帝国主义体制内中间地位的国家及半殖民地
瓜分世界与帝国主义列强间竞争的尖锐化
引到世界大战的帝国主义矛盾
帝国主义大战和世界经济分裂为两种体制
第一次大战后的世界政治地图
第一次大战后列强矛盾重要纠结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大战中及其以后的世界政治情况
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领土可能的变更
第五章 世界各国的类别与经济分野
第一节 高度资本主义国家
高度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源和工业
高度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
高度资本主义国家的运输
资本输出
财富的分配与无产化的程度的对比
高度资本主义国家的构成
第二节 中等资本主义国家
第三节 殖民地半殖民地及属国
移民的殖民地
殖民地国家的标志
殖民地国家的农业
原料资源及动力资源的利用
制造工业
第四节 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的自然富源
苏联经济独立性及与主要资本主义各国的比较
第六章 两个世界—两种体制
两个世界的并立斗争
两个世界经济发展的各阶段
两个世界的竞赛
第2卷
页数: 204
费用:3 元
加入购物车
目录
第二篇 亚洲经济地理分论
第七章 中国
构成及规模
第一节 地理环境
地面及河流
气候和植物
矿物富源及水分
第二节 居民
民族构成
人口密度和城市
人口的增加和移民
第三节 农业
一般特征
灌溉好对水灾的防御
施肥
农业技术的落后
土地所有权和土地利用权
农业的部门
农业的衰落
第四节 工业
一般特征
探矿工业和能力生产
制造工业
小工业
第五节 运输
第六节 区域
第一段 华东区
华中
华南
华北
第二段 满洲
日本对满洲的侵夺
自然环境
居民
经济
第三段 内蒙古
第四段 西藏
第五段 新疆
第七节 帝国主义在中国
第八章 蒙古人民共和国
自然环境
简短的历史纲要
一般特征
居民
农业
工业运输与对外贸易
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国际情况
第九章 日本
构成及规模
第一节 自然环境
地面及河流
气候和植物
矿物富源
第二节 现代日本帝国的起源
日本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封建日本的落后及一八六八年未完成的资产阶级革命
日本变成帝国主义强国及其第一次侵获
大战中的侵获
一九三一年以来对中国的进攻及转入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大战以后日本的情况
第三节 居民
第四节 经济的一般特征
发展的资本主义与封建残余的结合
军事威力与比较薄弱的经济基础
第五节 农业
耕区的土地分配
土地所有权与土地利用权
养畜业
渔业
农作
第六节 工业
动力资源
金属的探掘量及提炼量
制造工业
第七节 区域
本州岛
九州岛
四国岛
北海道岛
第八节 运输和对外贸易
运输
对外贸易
第十章 韩国
自然环境
居民和经济
简短的经济历史纲要
二次大战后朝鲜的情况
第十一章 英属印度和缅甸(附不丹·尼泊尔)
第一节 自然环境
地理状态及构成
地面及河流
气候
矿物富源及动力资源
第二节 经济历史纲要
对印度的掠夺
印度手工业的破坏
印度在英国统治下的经济发展
印度的政治机构
第三节 居民
劳动大众的生活水准
居民的分配及城市
第四节 经济的一般特征
第五节 农业
灌溉的不充分
农业的技术落后
土地所有权和土地利用权
农业部门
第六节 工业
第七节 不丹和尼泊尔
第十二章 东南亚细亚
地理状态及构成
自然环境
经济
二次大战与东南亚居民解放运动
越南
沓罗
马来亚
菲律宾
印度尼西亚
第十三章 伊朗
自然环境
居民
伊朗和英国
经济运输及到外贸易
伊朗和苏联
第十四章 阿富汗
自然环境
居民
阿富汗和英国
经济
第十五章 土耳其
第一节 自然环境
地面
气候
植物土壤矿物
第二节 经济历史纲要
第一次大战以前的土耳其
第一次大战后土耳其的分割及民族的复兴
第三节 居民
第四节 经济的一般特征及最近的国际关系
第五节 农业
农业的落后性
农业的部门
农业的配置
第六节 工业
第七节 运输及对外贸易
第十六章 阿刺伯各国
阿刺伯
伊拉克
巴勒斯坦和外约但
叙利亚和黎巴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