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工程学
年份: 1951
作者: 童大埙撰
出版: 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
页数: 434
格式:PDF
费用:12 元
加入购物车
目录
第一章 钢轨
--
1-1 钢轨式样
--
1-2 钢轨重量
--
1-3 设计要点
--
1-4 标准钢轨截面
--
1-5 惰性力矩及截面系数
--
1-6 钢轨重量与列车轴重之关系
--
1-7 钢轨长度
--
1-8 钢轨制造
--
1-9 化学成份
--
1-10 质地标准
--
1-11 钢轨分类
--
1-12 钢轨寿命
--
1-13 轨距
--
1-14 钢轨倾置
--
1-15 曲线上之钢轨
--
1-16 钢轨滑润
第二章 钢轨配件
--
2-1 钢轨联接之要点
--
2-2 钢轨联接之分类
--
2-3 钢轨接头受力情形之分析
--
2-4 鱼尾钣形式及长度
--
2-5 鱼尾钣之设计
--
2-6 标准鱼尾钣
--
2-7 异形鱼尾钣
--
2-8 绝缘接头
--
2-9 鱼尾钣螺栓
--
2-10 螺栓帽锁
--
2-11 普通道钉
--
2-12 螺旋道钉
--
2-13 垫钣
--
2-14 垫钣之设计
--
2-15 防爬设备
--
2-16 轨撑及轨距杆
--
2-17 护轮轨
--
2-18 脱轨器
第三章 轨枕
--
3-1 钢轨承垫方法
--
3-2 枕木之选择
--
3-3 枕木之型式及称谓
--
3-4 枕木尺寸
--
3-5 枕木排列
--
3-6 枕木之存放,风候,及防裂
--
3-7 枕木之铺设
--
3-8 枕木使用记录及寿命
--
3-9 制炼枕木之原则
--
3-10 制炼枕木之方法
--
3-11 钢轨枕
--
3-12 钢筋混凝土轨枕
--
3-13 枕木应力之计算
--
3-14 枕木之?
第四章 道碴
--
4-1 道碴之作用
--
4-2 道碴之性能
--
4-3 道碴之种类
--
4-4 道碴之选择
--
4-5 道碴截面之形式
--
4-6 道碴截面尺寸
--
4-7 曲线上之道碴截面
--
4-8 道碴数量之计算
--
4-9 道碴压应力及路基压应力之计算
--
4-10 铺碴
--
4-11 钉道
--
4-12 轨道工具
--
4-13 道碴清理
--
4-14 起道
第五章 路基及御土墙
--
5-1 路基式样
--
5-2 路基宽度
--
5-3 路基截面图
--
5-4 土工述要
--
5-5 路堤之堆筑
--
5-6 压缩及沉陷
--
5-7 堤身额外高度及宽度
--
5-8 特种路堤之堆筑
--
5-9 路堑之开挖
--
5-10 地面泄水设备
--
5-11 地下泄水设备
--
5-12 路基护坡
--
5-13 御土墙之应用及受力情形
--
5-14 土壤压力之计算
--
5-15 御土墙之稳定
--
5-16 御土墙之设计
--
5-17 重力式御土墙设计举例
第六章 超高度及轨距加宽
--
6-1 超高度及其计算
--
6-2 平均行车速度之假定
--
6-3 曲线上允许最高速度之计算
--
6-4 超高度之递减
--
6-5 外轨超高之方法
--
6-6 曲线上之轨距加宽
--
6-7 轨距加宽之方法
第七章 分岔道及交叉道
--
7-1 岔道建筑
--
7-2 转辙设备
--
7-3 辙叉
--
7-4 护轮轨
--
7-5 弹簧辙叉及活动辙叉
--
7-6 分岔道之计算
--
7-7 算例
--
7-8 理论导轨长度及实际导轨长度
--
7-9 算例
--
7-10 道岔曲线之钉立
--
7-11 算例
--
7-12 标准分岔道表
--
7-13 曲线上之分岔道
--
7-14 岔道之连接
--
7-15 渡车道
--
7-16 渡车道算例
--
7-17 岔道上之枕木排列
--
7-18 岔道上之最高容许行车速度
--
7-19 交叉道
--
7-20 交叉道之计算
--
7-21 套式双轨路线
第八章 轨道应力
--
8-1 总论
--
8-2 道床系数C及轨道系数μ
--
8-3 钢轨受力後之弹性曲线公式
--
8-4 钢轨弯曲力矩及剪力公式
--
8-5 钢轨弯曲应力及最高容许行车速度之计算
--
8-6 枕木应力及最高容许行车速度之计算
--
8-7 道碴承压应力及最高容许行车速度之计算
--
8-8 路基承压应力及最高容许行车速度之计算
--
8-9 轨道应力分析结果之讨论
第九章 涵洞
--
9-1 定义及应用
--
9-2 水道面积之决定
--
9-3 估计水道面积之经验公式
--
9-4 涵洞式样之选择
--
9-5 跨度,方向,坡度及长度
--
9-6 端墙及翼墙
--
9-7 标准载重
--
9-8 土压力及动载重之传布
--
9-9 管式涵洞
--
9-10 箱式涵洞
--
9-11 拱式涵洞
--
9-12 明渠
--
9-13 基础
第十章 桥梁
--
10-1 总论
--
10-2 桥梁净空
--
10-3 桥梁计划
--
10-4 经济跨度
--
10-5 标准载重
--
10-6 钢桥重量
--
10-7 桥台及桥墩
--
10-8 钢桥
--
10-9 钢桥架设
--
10-10 圬工桥
--
10-11 木栈道通论
--
10-12 桩架式木栈道
--
10-13 结构式木栈道
--
10-14 桥面系
--
10-15 安全设施
--
10-16 木栈道之设计
--
10-17 木栈道设计举例
第十一章 隧道
--
11-1 总论
--
11-2 地质勘查
--
11-3 隧道测量
--
11-4 隧道截面
--
11-5 隧道计划
--
11-6 钻眼及爆炸
--
11-7 坑井
--
11-8 一般开凿方法
--
11-9 挖掘及搬运
--
11-10 石质隧道
--
11-11 土质隧道
--
11-12 土石压力之计算
--
11-13 衬砌
--
11-14 峒门
第十二章 煤水供应及机务设备
--
12-1 水站位置及水源
--
12-2 水质之分析及处理
--
12-3 水塔
--
12-4 水塔有效水头之计算
--
12-5 水鹤
--
12-6 轨池
--
12-7 加煤设备
--
12-8 除灰设备
--
12-9 上沙设备
--
12-10 机车库
--
12-11 转车盘
--
12-12 三角线及算例
--
12-13 回转线
--
12-14 客货车库
--
12-15 机车终点站
第十三章 车站及车场
--
13-1 总论
--
13-2 客运车站之设计
--
13-3 客运业务时间,空间,及速率之研究
--
13-4 货运车站之设计
--
13-5 客货运混合车站
--
13-6 建筑限界
--
13-7 小型车站之布置
--
13-8 车场及其分类
--
13-9 车场设计原则
--
13-10 车场轨道名称
--
13-11 梯轨与股道之连接
--
13-12 车场轨道之布置
--
13-13 调车方法
--
13-14 驼峰车场之原理
--
13-15 驼峰车场之设计
--
13-16 车场布置举例
第十四章 线路标示及零星建筑物
--
14-1 线路标示概述
--
14-2 养护标示
--
14-3 行车标示
--
14-4 安全标示
--
14-5 围篱及栅栏
--
14-6 护畜栅及翼栅
--
14-7 雪栅及雪棚
--
14-8 平交道口
--
14-9 雪线水管越过铁路线之设备
--
14-10 车挡
--
14-11 安全线,脱轨器,转动关闭枕木
--
14-12 钢轨架
--
14-13 养路房舍
--
14-14 牲畜栏
第十五章 信号
--
15-1 总论
--
15-2 信号之种类
--
15-3 远方,进站,引导,及出发信号机
--
15-4 调车信号机
--
15-5 臂板信号机之构造
--
15-6 钢丝导线及滑轮
--
15-7 双线行车方法
--
15-8 单线行车方法
--
15-9 岔道连接
--
15-10 联锁机件
--
15-11 联锁计划
--
15-12 联锁表
--
15-13 动力联锁机件
第十六章 养路
--
16-1 铁路养护之重要性
--
16-2 工务养路负责制之介绍
--
16-3 铁路养护作业分类
--
16-4 养路计划
--
16-5 养路标准
--
16-6 工作量及工料数量之估计
--
16-7 大修及中修工程队之组织及工作
--
16-8 经常养路组织及工作
--
16-9 线路经常补修三包制
--
16-10 检查,验收,及奖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