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设计 下
年份: 1961
作者: 西安交通大学电机与电器制造教研组编译
出版: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页数: 468
格式:PDF
费用:15 元
加入购物车
目录
目次
第一章 主要尺寸的决定
1-1 电机常数
1-2 电机制造中的几何相似律
1-3 派生重量与派生损耗
1-4 适合定则
1-5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适合定则的偏差
1-5 主要尺寸的决定
1-7 成系列电机和单独电机的计算
1-8 电机设计的程序
第二章 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
2-1 基本概念
2-2 叠绕组
2-3 波绕组
2-4 混合(蛙式)绕组
2-5 绕组的对称条件
2-6 均压联接线
2-7 实用绕组接线图和均压联接线表
2-8 绕组的制造
2-9 绕组的绝缘
2-10 绕组的选择
2-11 绕组的尺寸
第三章 交流电机的电枢绕组
3-1 一般概念
3-2 单层绕组
3-3 双层绕组
3-5 绕组的制造
3-4 短路转子绕组
3-6 绕组的绝缘
3-7 绕组的尺寸
第四章 激磁、补偿和阻尼绕组
4-1 直流电机的激磁绕组
4-2 补偿绕组
4-3 凸极同步电机的激磁绕组
4-4 阻尼绕组
5-1 空气隙的磁势
第五章 磁路的计算
5-2 齿磁势
5-3 磁极的磁势
5-4 定子轭的磁势
5-5 转子轭的磁势
5-6 磁极的漏磁系数
5-7 空载时的激磁磁化力,空载特性曲线
6-1 绕组有效电阻的确定
第六章 绕组的有效电阻和感应电抗的确定
6-2 绕组感应电抗的确定
第七章 损耗和效率
7-1 一般概念
7-2 铁芯中的损耗
7-3 机械损耗
7-4 电气损耗
7-5 附加损耗
7-6 效率
8-1 通风系统
第八章 通风的计算
8-2 通风的计算
8-3 风扇
8-4 径向通风的近似计算法
8-5 氢气冷却
8-6 导体内部冷却
第九章 电机的热计算
9-1 一般概念
9-2 均匀物体的发热
9-3 稳定发热计算
9-4 按照等值热路图计算稳态温升
9-5 热计算的简化公式
9-6 发热时间常数及不稳定发热过程的计算
9-7 电动机启动时绕组的发热
第十章 电机的机械计算
10-1 一般概念
10-2 换向器的计算
10-3 转轴的计算
10-4 槽楔及扎线的计算
10-5 转子铁芯的计算
10-6 同步电机焊接转子支架的计算
10-7 磁极固定的计算(同步机)
10-8 直流电机主极及换向极的螺钉的计算
10-9 机座刚度及强度计算概念
第十一章 直流电机的计算
11-1 一般概念
11-2 电磁负载
11-3 主要尺寸的确定
11-4 极数的选择
11-5 电枢的绕组、槽及轭
11-6 换向器(整流子)及电刷
11-7 空气隙
11-8 磁极与机座
11-9 空载特性曲线,过渡特性曲线
11-10 激磁绕组
11-11 补偿绕组
11-12 换向的检查和换向磁极的计算
11-13 运行特性
11-14 极限容量的电机
11-15 计算例题
第十二章 异步电机的计算
12-1 一般概念
12-2 电磁负载
12-3 主要尺寸的决定
12-4 定子的绕组、槽和轭
12-5 转子的绕组、槽和轭
12-6 空气隙
12-7 异步电机的参数
12-8 运行特性及启动特性
12-9 计算例题
第十三章 凸极同步电机的计算
13-1 一般概念
13-2 电磁负载
13-3 主要尺寸的决定
13-4 定子的绕组,槽和磁轭
13-5 空气隙
13-6 转子极和轭
13-7 空载特性
13-8 激磁绕组
13-9 阻尼(启动)绕组
13-10 同步电机的参数和时间常数
13-11 同步电机的特性
13-12 计算例题
第十四章 隐极汽轮发电机的计算
14-1 一般概念
14-2 电磁负载的选择
14-3 定子铁芯内径和外径的选择
14-4 定子铁芯长度的选择
14-6 定子槽形及其几何尺寸
14-5 定子槽数的选择
14-7 定子绕组有效匝数的选择
14-8 定子绕组节距系数的选择
14-9 气隙尺寸的选择
14-10 转子外径内径和长度的选择
14-11 转子槽分度数及线槽数的选择
14-12 转子槽形及其几何尺寸
14-13 转子激磁绕组的选择
14-15 隐极汽轮发电机的磁路计算
14-14 参数及运行特性
附录Ⅰ 电枢外径
附录Ⅱ 钢及铁的磁化曲线及表格
附录Ⅲ 电工钢片的比耗
附录Ⅳ 绕组导线
附录Ⅴ 电机用电刷
附录Ⅵ 直流电机电枢绕组绝缘举例
附录Ⅶ 交流电机电枢绕组绝缘举例
附录Ⅷ 绕组系数
附录Ⅸ 下册符号表
附录Ⅹ 卡特系数
附录Ⅺ 磁极漏磁系数
附录Ⅻ 交流电机槽漏磁感抗的计算
附录ⅩⅢ 齿端漏磁感抗的计算
附录ⅩⅣ 槽内电流外挤现象的分析
附录ⅩⅤ 涡流反应系数
附录ⅩⅤⅠ 空载时的附加铁损耗
附录ⅩⅤⅡ 厚壁圆筒承受均称载荷时之应力与变形计算